農業銀行為何成為A股市值新科冠軍? 得益于銀行板塊大漲,盈利確定性在“四大行”中最高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作者:張壽林2025-08-08 09:17

    8月6日,農業銀行(SH601288,股價6.71元,市值2.35萬億元)登上A股流通市值榜首。當日,農業銀行股價收于6.62元,上漲1.22%,創下農業銀行A股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農業銀行在A股最新市值達到2.11萬億元,排名升至A股市值第一。

    8月7日,截至當日收盤,農業銀行股價上漲1.36%,總市值為2.35萬億元。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農業銀行A股市值超過工商銀行站上榜首,從各項經營指標看,二者之間各有所長。促成這一結果的因素之一在于,工商銀行H股股本多于農業銀行,但農業銀行A股股本多于工商銀行,一旦A股股價上行至相應水平,便形成市值超越。

    公募基金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農業銀行市值升至A股榜首,得益于近期銀行股大幅上漲。銀行股作為估值低、業績好的品種,受到追求高分紅率和穩定回報的投資者青睞,特別是受到一些大資金青睞。

    另有銀行業權威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農行市值突破原因之一在于其盈利確定性在四大行中最高,強化其紅利屬性。

    農行流通股本比工行多

    從近期事件看,8月4日,農業銀行披露已在銀行間市場完成2025年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券(第二期)發行,實際發行總額500億元。2025年以來,該行已發行TLAC債券800億元。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發行TLAC債,有助于優化資本結構。“TLAC債券雖非監管資本,但可計入TLAC分母,有助于優化資本結構。”他說。

    值得一提的是,6月農業銀行發行TLAC債過程中,除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保險公司等傳統投資者外,還吸引了大量證券、基金、信托、外資行等市場化機構參與。

    桂浩明進一步分析,農業銀行A股流通股本3192億股,工商銀行對應為2696億股,前后相差近500億股。但若將A+H股份加總計算,結果便有不同,總體看,工行、農行在總體發行結構、發行總量上均有差異。

    “但是,它們共同傳遞出一個信息,A股不再是過去茅臺領先,已換作銀行摘冠了。這實際上也是市場結構發生變化的結果。當然,我們更希望今后科技股能夠成為世界第一,這更能夠代表新質生產力。”桂浩明評價。

    記者注意到,2025年以來,農業銀行股價漲幅達到29.54%,工商銀行股價漲幅為16.85%,貴州茅臺股價跌幅為4.74%。

    拉長時間線看,農業銀行此輪上漲可追溯至2023年,漲幅達到145%。

    資金面驅動銀行股上漲

    “2025年以來,銀行股表現不俗,這也帶動了整個銀行板塊市值的膨脹。”楊德龍最新表示。

    銀行股在近一兩年里持續成為A股明星。楊德龍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此輪銀行股持續上漲,主要在于市場風格的變化。在市場調整時,銀行是有抗風險能力的,再加上基金經理考核等因素,在此情形下,銀行股配置較少的基金可能會補配銀行股。

    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此前告訴記者,銀行板塊作為滬深300指數中最大的行業(權重13%),而偏股型公募基金配置僅為2%,特別是國有大行,長期基金配置再平衡驅動銀行股相對受益。

    開源證券銀行業分析團隊近期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銀行板塊公募基金持股總市值占A股總市值的4.88%,環比增加1.13個百分點,同比增加2.11個百分點。

    該團隊判斷,一方面保險行業權益配置比例上調、考核方案優化等因素提升了險資對股價波動的容忍度,強化險資長期配置意愿;另一方面投資周期拉長亦提升了收益水平趨近理論值的概率,即險資預期股息+資本利得>預期回報時,增量資金仍會涌入銀行板塊,故紅利邏輯下資金驅動行情仍具延續性。

    關于如何看待銀行股股價持續創新高,華創證券姚佩團隊分析,市場普遍從資金面解讀銀行股近期表現強勢的原因:一是流動性支持;二是以保險資金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帶來增量資金;三是公募基金改革背景下的銀行倉位配置空間預期。

    農行具有豐厚超額撥備

    具體到農業銀行此次市值突破,另有銀行業權威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在股息紅利主邏輯下,伴隨無風險收益率下行,DDM模型(股息貼現模型)中必要收益率同步下降,以農行為代表的分紅穩定標的PB(市凈率)仍具向上基礎。

    第二,2023年以來農行PB估值由四大行最低上升至最高水平,主要源于其盈利確定性在四大行中最高,強化其紅利屬性。一方面,農行超額損失準備對資本充足率提升較大,故釋放撥備對資本影響有限;另一方面,農行損失類貸款占不良比重較低,同時撥備充足,故貸款風險結構更優,撥備調節盈利空間更充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開源證券銀行業分析團隊劉呈祥、丁黃石也專門從國有行撥備調節能力相對突出的角度進行了分析。

    劉呈祥、丁黃石指出,一方面,國有行對公客戶具有規模優勢(央、國企占比高),抵抗系統性風險能力強;另一方面,國有行零售客群部分來自公私聯動與集團協同,客戶收入穩定性強。盡管當前信用卡、經營貸等風險有所抬升,但零售業務風險發生及消散均快,伴隨穩增長政策實施,風險修復的過程將減少減值損失的計提。現階段銀行營收增長仍承壓,不良資產處置成為利潤的重要增長點。2024年國有行不良處置力度進一步加大,而以清收為優先手段處置不良,可同時滿足撥備覆蓋率提升,不良率下降,減值損失計提減少三項經營目標,國有行撥備調節能力因此突顯。

    劉呈祥、丁黃石總結,國有行兼具撥備釋放基礎與撥備調節的能力,逆周期撥備動態調整機制賦予撥備以豐補歉的作用,未來國有行盈利增長具有較高確定性,預計當前30%的分紅比例可穩定保持,紅利策略可持續性強化。

    當然,不同銀行超額撥備計提策略亦存差別。以國有行為例,劉呈祥、丁黃石指出,工行和中行采用計提至上限的策略,即實際計提的超額撥備金額等于可計入上限;而建行和農行實際計提的超額撥備高于上限。從資本的角度衡量,四大行里建行、農行具有豐厚的超額撥備。而大部分股份行(除招行、平安銀行)實際計提超額損失準備均等于可計入上限,未來若釋放撥備,留存收益的上升對資本的影響將被超額撥備的下降所抵消。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欧美色图在线播放| 国产caowo13在线观看一女4男 | 国产ts亚洲人妖|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小娇乳H边走边欢1V1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91香蕉污视频|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一级做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2019天天干| 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 2021在线观看视频精品免费| 妞干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极品少妇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男|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fulidown国产精品合集|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91精品久久久久网免费|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男爵夫人的调教| 啪啪免费小视频| 被女同桌调教成鞋袜奴脚奴 | 男人靠女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