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間,芯海科技(688595)發布籌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聯交所上市相關事項的公告。
據披露,為深化國際化戰略布局,進一步提高綜合競爭力,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同時更好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多元化融資渠道,公司正在籌劃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簡稱“本次發行H股并上市”)。
公告顯示,截至目前,公司正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發行H股并上市的相關工作進行商討,關于本次發行H股并上市的細節尚未確定。本次發行H股并上市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芯海科技是一家ADC+MCU雙平臺驅動的全信號鏈芯片設計企業,提供芯片、算法、應用方案、AIoT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智能終端、智能家居、計算機、ICT(信息通信)、汽車電子、工業、儲能領域的應用創新。
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2億元,同比增長62.22%;同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4.66%;同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03.76萬元,虧損同比收窄。
據證券時報記者觀察,今年以來,半導體產業鏈多家公司紛紛加快資本市場的布局,其中,赴港上市成為不少公司的選擇。
例如,在芯海科技之前,7月22日,中微半導公告稱,公司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公司致力于為智能控制器提供芯片級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智能家電、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和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
7月11日,瀾起科技則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上市。公司專注于高性能芯片設計和開發,產品組合主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和高性能運力芯片,廣泛應用于云計算及AI基礎設施等。
此外,包括韋爾股份、兆易創新、紫光股份等一批半導體產業鏈企業均披露了赴港上市的相關進展。
事實上,半導體產業鏈、特別是已在A股上市的公司正成為本輪赴港上市的主力軍。探究這一現象的背后原因,半導體業內人士向記者總結了多方面原因:首先,離不開行業火熱的基本面。據WSTS數據,在AI等需求帶動下,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6268億美元,同比增長19%。同時,業內預計今年半導體市場或保持11%增速,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等場景有望成為增量市場機會。
另一方面,港股市場半導體資產相對稀缺,但匯聚著全球資本,后者不僅能為半導體資產帶來估值空間,同時能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其次,不論采用Fabless還是IDM模式,在港搭建海外融資平臺并推行業務出海計劃,亦為A股半導體企業赴港的重要因素。例如,作為Fabless芯片設計公司,韋爾股份認為,啟動發行H股是根據公司總體發展戰略及運營需要,旨在加快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發展,增強公司的境外融資能力等。
杰華特采用虛擬IDM模式。據披露,公司H股募資計劃用于:創新預研團隊、豐富產品組合、完善海外銷售網絡布局、戰略性投資與收購、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等。
最后,赴港上市熱度提升,還有著政策層面的持續支撐。包括今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其中第五項是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化,以半導體為代表的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正成為加速發展的市場熱潮,未來這一趨勢有望延續,這既為兩地資本市場的協同發展注入更多活力,也為A股上市公司的國際化發展開辟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