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優基金經理離任名單又添一人。
8月9日,招商基金公告稱,翟相棟因個人原因離任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基金經理,后續該基金將由陸文凱單獨管理。翟相棟是近年來受到市場關注較高的知名績優基金經理之一。
據悉,翟相棟的職業生涯下一程或是私募。招商基金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基金經理變更是公司基于整體投研團隊長遠規劃、資源的高效優化配置及產品管理的切實需求做出的正常調整。
翟相棟官宣離任
7月22日,招商基金公告稱,翟相棟所管理的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基金,增聘陸文凱為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彼時,市場曾猜測翟相棟或將離任。
8月9日,招商基金公告稱,翟相棟因個人原因離任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基金經理,后續該基金將由陸文凱單獨管理。
翟相棟是近年來在震蕩行情中為數不多業績表現優異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之一。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6月,翟相棟加入中信建投證券,任TMT研究員;2019年轉戰私募擔任TMT研究員;2020年6月,翟相棟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資部研究員,2022年4月開始擔任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基金經理,該基金是翟相棟管理的唯一一只公募基金產品。
在翟相棟接手之初,該基金是規模不足4000萬元的“迷你基金”。在2023年、2024年的震蕩行情中,該基金分別獲得27.25%、30.16%的正收益,今年也取得23.88%的回報。截至8月8日,在翟相棟管理的3年多時間內,該基金累計取得124.59%的優異成績,年化回報高達27.96%,超基準總回報高達106.36%。
憑借績優業績,翟相棟在公募行業從無名,成長為管理規模一度超百億的基金經理。
剖析翟相棟近年來取得績優業績的策略,他秉持“獲得較高投資收益”的高賠率配置策略,自上而下判斷和宏觀環境和政策導向,重點挖掘由預期和業績驅動的成長行業;同時自下而上以長期視角嚴格篩選具備高成長潛力的企業,綜合評估基本面變化和個股性價比。歷史持倉行業主要集中在TMT行業,兼有國防軍工、消費布局。
接任者是誰?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基金規模高達81.32億元,持有人眾多,在翟相棟離任后,接任者能否延續該基金此前績優業績,備受市場關注。
公告顯示,招商優勢企業混合基金后續將由陸文凱單獨管理。陸文凱以均值回歸思維為核心邏輯,基于成長股周期波動特征,力爭于周期與估值底部布局。歷史持倉行業覆蓋TMT、國防軍工、公共事業、食品飲料等。
整體來看,翟相棟與陸文凱同為成長風格,歷史持倉行業偏好有一定重合,陸文凱行業個股配置更均衡分散。
公開資料顯示,陸文凱擁有超14年投研經驗,近7年公募投資管理經驗。他自2011年5月加入申萬研究所任家電行業研究員;2013年加入基金公司任研究員,覆蓋家電、輕工、傳媒、計算機行業;2015年6月加入上海道仁資管并任投資經理;2018年初加入基金公司,隨后6月開始任職公募基金經理;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現任投資管理四部資深專業副總監。
接手該基金后,他表示,將秉持以估值和成長性為核心的核心理念,采取逆向投資策略,在充分評估市場風險與收益基礎上,把握投資機會。同時,他表示,將確保投資策略的延續性,力求為基金持有人帶來較好持有體驗。
展望后市,陸文凱對A股和H股持中性偏樂觀態度,認為市場信心正在恢復之中,基本面維度雖無顯著趨勢性變化,但不會出現大的下行預期或兌現。現階段,市場更多還是在結構層面出現變化。基于宏觀環境和對各行業細分領域的分析比較,相較于此前相對均衡的配置結構,未來可能會逐步增加對消費相關行業的配置,尤其聚焦于內需消費中與零售終端關聯度更高的方向。
多位績優基金經理年內密集離職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出現績優基金經理離職潮與基金經理總人數不斷創新高的割裂現象。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公募基金行業基金經理人數達到4066人,今年新聘基金經理人數達到347人,離任基金經理人士達到235人,其中雖然有基金清盤、基金轉型等因素存在,但不能否認的是,基金經理隊伍流動性仍較大。
今年以來,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回暖,部分基金產品業績甚至修復前期回撤。不過,一些曾陪伴投資者走過市場震蕩期,并為投資者提供良好持有體驗的績優基金經理卻在市場反彈之際選擇離開。
據不完全統計,曾取得績優業績的張翼飛、鮑無可、周海棟、張宇帆、王士聰、王鵬等多位績優基金經理離任。周海棟、鮑無可、張翼飛等是近年來市場上無數不多為投資者持續提供正回報的百億級基金經理。此外,還有曹名長、于洋、周克平等知名基金經理離任引發市場熱議。
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了解到,還有多位較為知名的績優基金經理通過增聘基金經理等方式,表露出離任的苗頭。
從這些績優基金經理去向來看,一些基金經理離開公募行業轉向私募行業,記者從業內獲悉,此前離開公募行業的一些績優基金經理已經開始以私募身份向市場傳遞投研觀點。不過,也有不少績優基金經理通過加入能提供更多資源的大型公募,在公募平臺繼續深耕投資。
公募基金業內人士認為,一批績優基金經理離職與市場環境變化、考核機制調整及行業轉型壓力密切相關。
責編:王璐璐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