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港股上市公司中期業績密集披露,市場波動顯著加劇。
8月6日,百濟神州、國泰航空、統一企業中國等港股上市公司發布了中期業績情況,同時,邁富時、樂普生物、新鴻基地產等多家公司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
國泰航空等績后大跌
8月6日,國泰航空發布了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集團實現收益543.09億港元,同比增長9.5%;股東應占溢利36.51億港元,同比增長1.1%。
在發布業績之際,國泰航空還宣布,其全資附屬公司行使2013年的飛機購買協議項下的購買權,斥資81億美元購買14架波音777-9型飛機,集團對該機型的總訂購數量將增至35架。除此之外,國泰航空還取得向波音公司購買額外最多7架波音777-9型飛機的權利。
在中期業績發布后,國泰航空股價接連大跌。8月6日,國泰航空大跌9.66%,8月7日開盤后,國泰航空股價繼續下跌,截至發稿時的跌幅為2.58%。
國泰集團管理層在8月6日的財報業績會上表示,集團上半年的財務表現穩健,雖然客運收益率回落,但客運運力及載客量都有所增長。上半年商務艙的客座率有所提高,帶動利潤恢復至正常水平。加上貨運業務保持穩定以及燃油成本下降13%,都對上半年的業績帶來正面影響。
百濟神州、樂普生物等醫藥生物領域公司在中期業績揭曉后,也出現明顯下跌。
8月6日,百濟神州公布半年度主要財務數據公告。2025年上半年,百濟神州實現營業總收入175.18億元,同比增長46.0%;歸母凈利潤為4.5億元,首次實現半年度扭虧為盈。百濟神州更新收入指引,預計2025年全年營收將從人民幣352億元至381億元之間,調整為人民幣358億元至381億元之間。
在中期業績發布后,百濟神州股價小幅高開后窄幅震蕩,盤中一度跌超3%。
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雷強(John V. Oyler)表示,第二季度強勁的表現,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全球腫瘤治療領域的領先地位,并充分證明了公司實現可持續、長期增長的能力。
樂普生物同樣在中期業績預告出爐后,股價一度大跌超8%。8月6日晚間公告,樂普生物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實現凈利潤不少于2400萬元,而去年同期則為凈虧損約1.97億元,首次實現盈利。
邁富時8月6日晚間公告,公司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實現扭虧為盈,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介于約3180萬元至4100萬元,而上年同期則為凈虧損約8.202億元。
業績預告發布后,邁富時股價盤初一度拉升上漲超5%,但隨后轉跌。
警惕中期業績擾動
8月中下旬進入港股財報披露高峰期,業績不及預期的個股仍面臨拋售壓力,業績爆雷等情形同樣值得警惕。
按當前已有盈利預期的公司測算,中信證券預計,恒生指數整體營收同比增速較去年同期顯著抬升,惟盈利增速或溫和放緩。部分細分行業呈現信心增強趨勢,如新消費、科技與醫藥板塊,業績高增或大幅好轉預期下,財報披露前的盈利預期仍在上修,建議布局業績預期向好且有良好確定性的板塊。
恒生科技指數方面,中信證券表示,近期盈利預期雖有小幅下調,但主要緣于外賣補貼擾動的幾家互聯網平臺,且相關利空已被市場充分定價;其余子行業盈利預期普遍呈上修態勢,尤以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及消費電子最為突出。其中,新能源車與半導體的業績預期分歧較大,隱含更高的彈性空間;消費電子業績預期雖分化較小,但景氣確定性強。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2025年下半年港股有望震蕩上行。盈利增速方面,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脹水平較低依然是下半年面臨的現實問題,但在一攬子存量和增量政策的支持下,港股盈利有望繼續保持增長。估值方面,在全球權益市場中,港股絕對估值處于相對低位水平、估值分位數處于歷史中上水平,中長期配置價值仍然較高。流動性方面,國內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南向資金有望繼續流入港股市場;海外方面,預計2025年美聯儲將降息兩次共50個基點,有利于提升港股估值,吸引外資流入港股市場。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