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的強勢上漲,投資者信心顯著回升,私募新產品的發行迎來爆發式增長。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7月私募證券產品備案數量達到1298只,環比大增18%,創近27個月新高。在市場行情向好與策略業績亮眼的雙重驅動下,私募行業景氣度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私募證券產品備案總量同比激增逾六成,尤其是量化策略表現突出,吸引了大量資金的涌入,7月備案量前十的私募全是百億量化機構,不少量化私募的管理規模迎來一輪快速增長。
創近27個月新高
今年以來,私募新產品的發行不斷升溫,不少資金通過配置私募積極看好后市。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7月共有1298只私募證券產品完成備案,環比增長18%,創下近27個月以來的新高。今年以來,私募證券產品備案總量已達6759只,同比大增61.39%,延續了年初以來的高景氣趨勢。
私募業協會的最新備案顯示,今年上半年私募證券產品的累計備案量達到5576只,累計備案規模達到1841.3億元。
2024年全年,新備案私募證券產品6383只,新備案規模1431.37億元,即今年上半年的新備案規模比去年全年還要多410億元,反映出私募新發行的強勢復蘇。
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表示,7月備案私募證券產品數量大增,主要受兩大因素驅動:首先,A股市場持續向好,滬指上攻3600點關鍵點位,有效提振投資者參與熱情和信心;其次,私募證券產品尤其是量化策略產品展現出優異的業績表現,其突出的超額收益能力吸引了大量資金涌入,反映出市場強烈的資產配置需求。
量化發行火爆
從策略分布看,股票策略在7月的備案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當月股票策略備案數量達887只,占總備案量的68.34%,環比增長24.58%,無論是增幅還是占比均居五大策略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產品發行火爆,最受投資者青睞。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上個月多家量化私募在渠道銷售火爆,引發大量資金積極認購,不少量化私募的管理規模快速增長。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7月共有676家私募機構有備案產品,單月備案數量超過10只產品的私募共有13家,百億量化占據其中十一席,前十更是被量化機構包攬。
具體來看,寬德私募7月備案產品31只居首,主要集中在指數增強策略。明汯投資7月備案產品26只緊隨其后,世紀前沿和九坤投資7月備案量均超過20只,主要以指增產品為主。
此外,誠奇資產、鳴石基金、黑翼資產、量派投資、龍旗科技、天演資本和銀葉投資等私募7月備案量均超過10只,另外2家備案產品數量不少于10只的是百億混合私募茂源量化和50億—100億規模的量化私募上海孝庸私募。
一家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股票策略之所以能夠大規模獲資金追捧,主要與市場反彈背景和量化投資的突出表現密切相關。“量化現在太好賣了,不少客戶都認可量化的業績的持續性,而指增產品就更容易讓客戶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末,頭部量化出現洗牌,幻方、九坤、明汯、衍復規模在600億-700億,靈均掉落至400億—500億區間,世紀前沿升至300億—400億區間。
多策略產品潛力大
除股票策略外,多資產策略和期貨及衍生品策略也表現出穩步增長趨勢。7月備案多資產策略產品162只,占總量的12.48%,環比增長5.88%。
隨著投資者日趨成熟,單一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引發更多資金向多元化配置轉移。多資產策略通過在股票、債券、商品等多類資產間動態配置,有望在不同市場環境中平滑波動、提升收益穩定性,因此逐漸成為僅次于股票策略的“第二大主流策略”。
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方面,7月備案數量為125只,占總量9.63%,環比微增1.63%,延續平穩增長態勢。該類策略與股票市場相關性較低,同時具備高收益潛力,適合追求絕對收益和多元化風險管理的投資者,正受到越來越多高凈值客戶與機構資金的關注。
李春瑜認為,伴隨頭部機構和優質產品持續涌現,私募行業的供給端正不斷優化,整體競爭力和市場形象得到提升,投資者認可度明顯增強,從而推動了更多資金流向私募證券產品市場。
排版:王璐璐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