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容易降價難 中藥價格高企引質疑
    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鄧婕 梁軍2025-07-03 08:08

    “感冒咳嗽想抓中藥,看了價格嚇一跳。”這是當下不少患者來中醫就醫后的切身感受。

    記者調查發現,從酸棗仁到當歸,從蟬蛻到白術,一些中藥材價格居于歷史高位,且即便地頭收購價跌了,城里藥房價依然穩如泰山。這反映出中藥材種植成本增高、流通環節層層溢價、資本囤積居奇等多種痼疾。

    如何給中藥材“降虛火”,專家開出“藥方”:既要讓炒作游資無處遁形,也要疏通產銷經脈,建立“從田間到藥柜”的直通車道。而這場關乎民生健康的“保價戰”,需要政府、企業和行業共同把準藥方,才能讓藥價回歸合理區間。

    老病號“吃不起”

    無奈尋求替代品

    蘭州市民劉先生經常面臨失眠的煩惱,一直服用復方棗仁膠囊安神助眠。但這兩年他發現,這款中成藥的價格翻倍上漲,自己陷入“睡不著”又“吃不起”的困境。

    “2017年復方棗仁膠囊銷售價49.9元,現在漲到了80元,有的城市甚至賣到了150元。”蘭州市德生堂藥店銷售員告訴記者,很多常年服藥的患者不得不減少用量,或者尋找替代品。

    記者走訪甘肅蘭州多家藥店發現,六味地黃丸、歸脾丸等中成藥價格普遍上漲,一些品種在短短五年價格翻番。其中,六味地黃丸2020年以前線下售價20元,如今已經漲到了42元。

    一些中草藥的藥房價漲幅也頗為驚人。白芍、白術在2022年前的價格在每公斤30元至40元,2023年漲到了200元和300元左右。“蟬蛻五年前還每公斤接近600元,兩年前價格漲到1000元,目前已高至2000元左右了。”蘭州市尚方堂國醫館經營者劉敬閣說。

    近日,來自北京的周女士也向記者講述了她在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過去,她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時選擇西醫,一次診療費用就接近千元,而轉向開具中藥方子時,花費兩三百元就能立竿見影,這讓她一度覺得中醫藥既實惠又有效。然而,近年明顯感受到中藥費用大漲,她感慨:“如今開具中藥的花費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西藥。”

    羅中孝是蘭州市一名中醫師,高價藥材令這位老中醫經常左右為難。“開方子吧,病人嫌貴不看了;不開吧,病又治不好。”記者采訪得知,一些醫師會替換相近功效、價格相對便宜的中藥,但療效有可能不盡如人意。“一個極度氣虛體弱之人需用到人參,如果替換成有類似功效的黨參,效果勢必會大打折扣。”劉敬閣說。

    種植端“水漲船高”

    流通端層層溢價

    甘肅定西是中藥材主產區之一,盛產當歸、黨參、黃芪等藥材,也是全國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記者采訪了解到,中藥材價格過高,主要癥結在種植和流通這兩端。

    一方面,人工、農資價格齊漲,種植端“水漲船高”。甘肅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晉玲說,中藥材價格上漲首要原因是藥材種植成本明顯增高。

    在我國當歸主產區岷縣,藥材種植戶陳鵬明介紹,人工勞動力投入、農業生產資料投入上升,種子、種苗、肥料、管理過程成本加大,導致中藥材原材料成本增高,種植當歸的畝均成本從2000元漲到了3000元。

    此外,極端氣候災害也直接影響藥材價格。今年甘肅藥材主產區定西出現干旱天氣,黨參地頭價從每公斤70元上漲至110元,當歸也較之前每公斤漲了10元。

    另一方面,中成藥漲價容易降價難。一株草變成一粒藥,需要經過藥農、經銷商、藥企初加工、批發商、中成藥企業、零售商等,環節多、鏈條長,每層都有一定幅度的加價。甘肅佛慈中藥材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建軍說,一包草藥從田間到藥柜,價格翻了幾番,老百姓吃的不僅是藥,更是層層疊加的溢價。

    不少中藥材價格近幾年經歷了猛漲,2024年以來,雖出現了一定程度回落,但終端成藥降價并不明顯。

    崔建軍介紹,醫館、藥房還在消耗此前一輪高價采購的存量,中藥材價格回落還有待向治療末端傳導。“中藥材有個特點,價格一旦漲上去,就不太容易往下掉。后端中成藥價格若想下調,需要一定周期。”他說。

    需要注意的是,“流通環節還有資本運作介入,通過控制市場運作和壟斷大宗補益類中藥材價格,囤貨壓價、高價拋售,把藥材當成金融產品,也會造成中藥材價格異常波動。”晉玲說。

    政策需再加力

    促價格回歸合理區間

    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曹海祿指出,近年來,國家通過集采、去中間化等舉措引導藥價回歸合理區間,市場正重構統一大市場和可溯源體系。“構建全流程可溯源體系,提升透明度,讓炒作游資無處遁形。”他說。

    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王引權建議,針對種植端成本增加的問題,可推進機械化種植與智能化管理,引入適合中藥材種植的小型農用機械,如播種機和采收機,減少人工依賴。推進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管理,借鑒“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整合土地資源,推動企業主導的規模化種植。

    他建議,在中間流通環節,支持頭部醫藥企業構建“種植基地-飲片廠-醫院”的直供體系,從而有效降低流通成本。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針對流通環節的“偽、劣、貴”等亂象作出部署,提出“完善中藥材價格監管機制,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指導企業在大宗中藥材產地建設一批儲備庫”“支持中藥企業向中藥材產地延伸產業鏈,健全全產業鏈追溯體系”等。

    “未來,如果藥材價格監管機制建立,將有利于中成藥企業提升對藥材庫存與成本管控能力。”晉玲說,在主產區建立道地藥材儲備庫,可對酸棗仁、當歸等常用重點藥材實施“豐儲欠補”調節,避免藥材價格劇烈波動。

    達仁堂有關負責人建議,建立覆蓋全國中藥全產業鏈的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機制。構建“產學研用”協同體系,通過標準化培育提升藥材品質穩定性,依托區塊鏈技術搭建全產業鏈溯源平臺,從種子培育、田間管理到采收加工實現數據上鏈,讓下游藥企與終端消費者可實時追溯藥材來源,消除信息不對稱,避免讓中藥材“少了是寶,多了是草”。

    責任編輯: 胡青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在播放乱人伦| 欧美精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 男人强行被开发尿孔漫画| 国产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破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亚洲娇小性xxxx|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色片网站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添夜夜添狠狠添|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1024人成网站色|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4444在线网站| 好男人社区www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在线免费小视频|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