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翰森制藥宣布,公司授予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Inc.(Regeneron)在研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HS-20094海外獨占許可。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國產創新藥在出海方面捷報不斷。不久前,三生國健、三生制藥、沈陽三生與輝瑞就PD-1/VEGF雙抗SSGJ-707達成授權協議,該筆授權交易的“12.5億美元首付款”刷新國產創新藥出海首付款金額的紀錄。石藥集團日前公告,集團目前就三項潛在交易進行磋商,其中一項已處于后期階段。
醫藥魔方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藥企共完成33筆license-out(對外授權)交易,交易總金額達366.33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58%。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藥企正走向創新研發的國際前列。隨著中國創新藥管線質量的持續提升,未來中國企業對外授權交易數量與金額有望保持增長。
多家藥企披露對外授權交易
據翰森制藥介紹,HS-20094是一款在研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已成功完成多項Ⅱ期臨床試驗,具有積極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目前正在中國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根據協議,翰森制藥將獲得8000萬美元首付款,并有資格根據該產品開發、注冊審批和商業化進展收取最高19.3億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未來潛在產品銷售的雙位數百分比特許權使用費。
翰森制藥董事會執行董事孫遠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與Regeneron達成此次授權合作協議。我們期待通過此次合作共同推動HS-20094早日惠及全球患者。”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多家藥企宣布達成對外授權交易。5月20日,三生國健公告稱,公司及關聯方三生制藥和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授予輝瑞在許可區域(即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及領域(即人類和獸醫用途的所有治療、診斷及預防適應癥)獨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許可產品707項目(SSGJ-707)的權利。輝瑞保留通過支付額外付款獲得在中國商業化許可產品的權利。
根據協議,輝瑞將支付12.5億美元不可退還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最高可達48億美元的開發、監管批準和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根據授權地區產品銷售額計算得到的兩位數百分比的梯度銷售分成。該筆授權交易的“12.5億美元首付款”刷新國產創新藥出海首付款金額的紀錄。
5月30日,信諾維和安斯泰來宣布,雙方就XNW27011已達成一項獨家許可協議。根據協議條款,信諾維將獲得1.3億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資格收取最高7000萬美元的近期付款,以及最高可達13.4億美元的與開發、注冊、商業化相關的里程碑付款。
與此同時,亦有藥企披露潛在的對外授權交易。石藥集團5月30日在港交所公告,集團目前正與若干獨立第三方就三項潛在交易進行磋商,涉及有關集團若干產品(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抗體藥物偶聯物及由集團技術平臺開發的其他藥品)在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方面的授權及合作。每項潛在交易項下,可能應付予集團的潛在首付款、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及潛在商業化里程碑付款,合計可能達到約50億美元。三項潛在交易中的其中一項目前已處于后期階段。
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
在近日舉行的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70余項中國原創研究成果入選。“經過十余年來的發展,中國創新藥已走到國際舞臺中央。”國泰海通證券在報告中稱。
例如,中國生物制藥12項臨床研究入選ASCO“口頭報告”。其中,公司的“得福組合”(貝莫蘇拜單抗+安羅替尼膠囊)一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Ⅲ期臨床研究數據首次公布,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0.12個月,頭對頭擊敗對比藥物。據悉,這也是業內首個對比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取得陽性結果的Ⅲ期臨床研究。
恒瑞醫藥已連續15年參加ASCO年會。據恒瑞醫藥介紹,在本次ASCO年會上,恒瑞醫藥4項研究入選口頭報告,5項研究入選快速口頭報告,創新藥成果涵蓋多個前沿治療領域,其學術價值與臨床意義獲得國際同行高度認可,體現了公司在抗腫瘤新藥研發領域的國際領先水平,更向全球學術界展示了中國醫藥創新的硬核實力。
在本次ASCO年會上,百濟神州亦展示了多項開創性研究成果。其中,公司分享了百悅澤(澤布替尼)關鍵性全球3期SEQUOIA試驗C組及D組隊列新數據。公司稱,這些數據凸顯出百悅澤用于治療多種類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包括伴有高危突變患者)的強大、一致的有效性。
迪哲醫藥稱,在本次ASCO年會上,公司自主研發的兩款源頭創新產品DZD8586和DZD6008分別展示了在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彰顯公司在血液瘤與肺癌領域全球差異化競爭中的新優勢。
中信證券表示,國內藥企在本次的ASCO大會上多點開花,中國藥企正快速走向創新研發的國際前列。一部分產品在過去沒有很好治療手段的適應癥上開疆拓土,用全新機制奔向藍海新市場;一部分創新藥則勇于挑戰當前SOC(標準治療方案),用更高的治療水平瞄準更廣闊的舞臺。
行業景氣度有望穩步復蘇
醫藥魔方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藥企共完成94筆license-out交易,總交易金額達51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6%。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藥企共完成33筆license-out交易,交易總金額達366.33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58%。
“近年來,國產創新藥越來越具備全球價值。隨著國產創新藥的臨床數據和臨床進度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創新藥出海的趨勢不斷加強。”國信證券稱。
東吳證券分析稱,受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中國創新藥對外授權交易進入爆發期。從內部看,中國藥企管線研發能力持續提升,中國已經進入藥物開發第一梯隊;從外部看,臨床研發與國際接軌,監管機構與企業共同努力,使得國際藥企對于中國創新藥管線的信任度大幅提升。隨著中國創新藥管線質量的持續提升,未來中國企業license-out數量與金額有望保持增長。對外授權交易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后續產品上市后的銷售分成將為國內藥企貢獻持續不斷的利潤。
“整體來看,在政策支持和出海突破影響下,創新藥板塊正成為科技板塊中極具成長性的重要創新賽道。”東吳證券進一步稱。
長城證券表示,醫藥行業景氣度有望穩步復蘇。中長期看,創新療法具備較大需求,國產創新藥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建議關注管理效率優異、產品管線優質的制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