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力市場化的逐步推進,綠電價值重估的路徑逐漸清晰,協鑫能科(002015)等新能源企業將有望迎來快速發展。4月29日,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全面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及《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基本規則》,明確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實現全國電力現貨市場全覆蓋,并同步建立輔助服務市場規則。
政策的落地為綠電價值重估指明了清晰路徑。新能源作為波動性電源,其“綠色”正外部性與“波動”負外部性將通過市場化機制得以反映,綠電綜合收益有望趨于穩定。與此同時,新型儲能的安全性標準將在運行中持續優化,合理安全容量的折算與容量補償機制或加速建立,為儲能商業化應用提供堅實支撐。這一系列政策紅利,為協鑫能科的綠色能源業務發展筑牢政策根基。
根據最新業績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協鑫能科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4億元,同比增長35.15%;一季度扣非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176.61%。公司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依托能源資產,聚焦綜合能源服務,通過能源“資產+服務”雙輪驅動模式,加快轉型升級,為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方面,協鑫能科新能源資產的裝機容量正進一步提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網運營總裝機容量為5978.01MW,其中:燃機熱電聯產2017.14MW,燃煤熱電聯產203MW,光伏發電(含集中式和分布式)2128.47MW,風電817.85MW,垃圾發電149MW,儲能662.55MW。公司可再生能源裝機占發電總裝機的比例為58.23%。
另一方面,在交易服務領域,公司虛擬電廠、售電、綠電、綠證、儲能等持續推進。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在江蘇省虛擬電廠可調負荷規模約550MW,占江蘇省內實際可調負荷規模比例約30%,公司需求響應規模約500MW。2025年1—3月,公司參與市場化交易服務電量59.74億kWh,綠電交易1.33億kWh,國內國際綠證對應電量合計6.1億kWh。公司擁有國家“需求側管理服務機構”一級、二級資質各一個,用戶側管理容量超16.7萬kVA。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電網側儲能總規模650MW/1300MWh,在建150MW/300MWh;用戶側儲能總規模12.55MW/33.82MWh,在建20MW/52MWh。
展望未來,協鑫能科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綠色能源服務商。在能源資產端,持續優化資產結構,開發優質能源資產,擴大運營管理規模,穩固營收與利潤基石;在能源服務端,依托能源資產覆蓋區域增強客戶黏性,聚焦經濟發達地區優質工商業客戶,開發能源服務業務。公司還將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能源服務底座與前沿技術支撐的能源數據應用平臺,聚合電源側和用戶側資源,發揮能源交易和平臺聚合優勢,為用戶提供全方位能源解決方案。
在國家電力市場建設政策的有力推動下,協鑫能科憑借扎實的業務基礎、清晰的戰略規劃與積極的進取精神,正朝著綠色能源服務商的新征程大步邁進。(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