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國信證券“年紀”更大的營業部,告別證券市場。
近日,國信證券一紙公告宣布撤銷12家營業網點,深圳羅湖寶安北路證券營業部位列其中。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營業部曾用名正是“深圳振華路證券營業部”。這家承載著深圳資本市場記憶的老牌營業部,其歷史可追溯至“深國投二部(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證券二部)”,成立于1992年,親歷深圳證券市場初期的風云激蕩。
作為深圳地區最早成立的證券經營機構之一,國信證券振華路營業部曾是證券市場的風向標,具有“深圳大戶搖籃”之稱,后來一度與紅嶺中路營業部、泰然九路營業部齊名。該營業部在振華路扎根數十載,見證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直至2021年遷址及更名,如今將于9月5日正式謝幕。
自去年以來國信證券開始加大優化營業網點的力度,今年繼續推進。根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在過去30天內國信證券宣告撤銷21家營業網點,裁撤力度在大型券商中排名之最。
不過,營業網點“瘦身”不意味著業務收縮。這家老牌傳統經紀券商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用“互聯網+”重構服務生態,線上渠道獲客總數在公司總體新增的占比持續提高。
成立逾30年的老牌營業部落幕
8月4日,國信證券發布關于撤銷12家營業網點的公告,受到市場關注。上述營業網點自9月5日起關閉營業場所并停止營業。
公告顯示,被裁撤的分支機構有吉林市解放大路證券營業部、牡丹江太平路證券營業部、深圳羅湖寶安北路證券營業部、佛山三水證券營業部、佛山南海永勝西路證券營業部、長治解放西街證券營業部、岳陽大道證券營業部、漢中北團結街證券營業部、瑞安羅陽大道證券營業部、樂山春華路證券營業部、廈門金鐘路證券營業部、青島長江中路證券營業部。
其中被裁撤的“深圳羅湖寶安北路證券營業部”曾有一個被A股老股民熟知的名字——深圳振華路營業部,承載深圳資本市場記憶的傳奇。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營業部早在1992年8月成立,彼時名為“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證券二部”(又稱“深國投二部”),比國信證券誕生還要更早。據悉,國信證券源起于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三家營業部之一“深圳國投證券業務部”,國信證券前身于1994年6月由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與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共同出資設立。
券商中國記者從國信證券IPO招股說明書中亦注意到,振華路營業部成立時間在國信證券所有分支機構中最早。
1995年該營業部更名為“深圳國投證券有限公司第二證券交易部”,1998年更名為“國信證券有限公司深圳證券營業二部”,1999年更名為“國信證券有限公司深圳振華路證券營業部”,從此完成從“深國投二部”到“國信振華路”的身份蛻變。
在深圳證券市場初期,國信證券振華路營業部曾是“現象級存在”。1994年國信證券開始建立大戶室,500萬元資產為門檻,后來就有了“深國投一部(后為國信紅嶺營業部)、二部(國信振華路營業部)是深圳大戶搖籃”的傳說。國信證券振華路營業部交易總額在深圳地區曾長期位居前三名。
這份輝煌與振華路20世紀90年代的特殊地位密不可分。這條位于深圳市著名商圈的華強北街道,因濃厚的商業氛圍與旺盛人氣成為券商布局網點的必爭之地。高峰時期,振華路曾有近30家券商營業網點,一度被稱為“深圳金融證券一條街”。
直至2021年6月國信證券振華路營業部進行遷址及完成更名。在此之前,該營業部在振華路扎根近30年。
深圳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國信證券振華路營業部在遷址之前的最后一年(2020年),其股票基金成交額在深圳地區證券經紀機構中排名第26位,總資產排名第27位,凈資產排名第49位。盈利指標方面,當年國信證券振華路營業部以1.17億元的營業收入規模排在深圳地區的第18位;另外以5886.67萬元的凈利潤規模排名第20位。
30天內裁撤21家營業網點
實際上,這是國信證券不到30天內第二次集中裁撤營業網點。7月7日公司已發布關于撤銷9家營業網點的公告,并自8月1日起關閉營業場所并停止營業。
彼時被裁撤的分支機構有大慶龍政路證券營業部、大同永泰南路證券營業部、福州五四路證券營業部、盤錦興隆臺街證券營業部、深圳羅湖人民南路證券營業部、深圳雅寶路證券營業部、通化光明路證券營業部、永康五洲路證券營業部、長沙五一大道證券營業部。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國信證券兩次裁撤營業網點涉及黑龍江、山西、福建等11個省份,其中廣東省以5家居首,浙江、山西、吉林、湖南、黑龍江、福建各有2家被裁撤。
從營業網點成立時間來看,有多達15家在2014年至2015年期間成立,在被裁撤的網點數量中占比71%。有2家則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成立。“老網點”除前述深圳羅湖寶安北路證券營業部外,還有湖南省長沙五一大道證券營業部、山東省青島長江中路證券營業部,成立時間分別在2003年、2009年。
國信證券相關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回應稱,根據目前網點情況,公司對部分地區少數營業網點進行調整優化,屬正常經營舉措。在此期間,公司各項業務與客戶服務均正常開展。公司將持續優化線上、線下服務網絡,不斷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以吉林和黑龍江為例,國信證券截至2024年末在該兩省分別僅有3家、4家營業部,且當年營業利潤分別僅有605.58萬元、743.50萬元,部分網點如今或未達預期效益。
排版:羅曉霞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