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我國腦機接口技術發展目標,提出到2027年,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進的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和標準體系。
在此之前,各地方政府也密集出臺相關產業規劃:上海發布《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2025-2030年)》,提出2027年前推動5款以上植入式產品完成臨床試驗,2030年實現失明患者視覺重建、癱瘓患者觸覺恢復等里程碑目標;北京同步推出行動方案,聚焦腦控機器人、類腦計算芯片等核心技術,計劃培育3-5家獨角獸企業,打造全球腦機接口創新策源地。
在國家戰略與產業政策的雙重驅動下,腦機接口正從實驗室逐步邁向產業化。今年3月,湖北省醫保局發布全國首個腦機接口醫療服務價格,明確侵入式置入費6552元/次、非侵入式適配費966元/次的定價標準,使腦機接口從“科研項目”升級為可醫保覆蓋的常規醫療服務。今年7月,江蘇省醫保局也發布腦機接口相關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公示。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亦積極布局腦機接口應用領域。近期,喜臨門(603008)與腦機接口領域領軍企業強腦科技簽署獨家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發布全球首款集成腦電監測技術的智能床墊“寶褓BrainCo”。該產品通過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能夠實現從睡眠監測到主動干預的全周期管理。
據介紹,“寶褓BrainCo”搭載了全球首款睡眠全場景腦波控制解決方案“心念系統”,借助強腦的專利傳感器實時捕捉腦波,并由喜臨門的AI算法秒級調節床墊支撐,能夠突破傳統體動監測的局限,實現對清醒、淺睡、深睡、REM期的毫秒級識別。當監測到用戶進入淺睡階段時,床墊會自動觸發微震動干預,幫助延長深睡時長。同時,該系統通過AI算法實時計算“放松指數”,能夠動態調整床墊支撐角度、溫度及助眠音樂參數。
除了推出腦機床墊新產品之外,面對睡眠健康產業高速增長的市場前景,喜臨門進一步探索產業生態構建,即通過深度整合“產學研醫”多方資源,致力于打造“居家醫療級”睡眠健康管理新范式,為“睡眠障礙-慢性病聯防”提供標準化診療路徑支持。
為實現這一目標,喜臨門與多家國內頂尖學府和醫療機構達成合作:2025年3月,公司與清華大學共建“智慧睡眠技術聯合研究中心”,重點聚焦利用物理干預方案解決睡眠障礙的科研攻關;同時,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等多個頂尖科研機構開展臨床研究合作,打通“居家場景健康數據”與“醫院診療系統”的關鍵橋梁。
醫學研究發現,長期睡眠呼吸暫停(OSA)、失眠等睡眠障礙與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喜臨門表示,通過“寶褓BrainCo”在家中無感、連續采集的睡眠數據,可以成為篩查潛在慢病風險的重要前哨指標,從而實現“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