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式招商興起,產業集群化才是新戰場。
從清理涉稅招商、叫停地方獎補,到規范基金招商、加強信息披露,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國家接連出臺多項政策,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一系列政策出臺后,地方招商引資規范化發展逐漸提速,各類創新性招商模式開始呈現。
一段時間以來,全國各地不斷上演“內卷式”招商,導致部分產業重復建設、產能過剩,地方財政資源過度消耗。杭州一區級政府招商人員王爽(化名)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適度的政策、基金支持有利于改善營商環境,但如果迫于指標壓力,給予遠高于產出預期的政策和非理性投資,就可能造成財政或國資的浪費,侵占社會公共資源。”
政策大力糾偏,也給地方招商帶來短期“陣痛”,讓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資失去“抓手”?!霸瓉韺χ卮笳猩桃Y項目,可‘一事一議’給政策,現在只有普惠政策。”王爽告訴記者,以往地方政府會為大企業的入駐給予“特殊待遇”,但如今這條路行不通了。
“陣痛”之余,受訪的多個地方政府一線招商專員都承認,從長期來看,政策糾偏是對“內卷式”招商的“刮骨療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主任劉曉蕾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措施都旨在引導地方摒棄簡單粗暴的招商方式,促使地方思考長遠發展,提升招商質量,實現更市場化的資源配置。
記者通過采訪浙江、江蘇、安徽、廣東等省份部分地區的一線招商專員了解到,當前各地的招商引資規范化工作正逐步提速,不少地區還積極創新招商模式。如浙江嘉興設立市場化招商公司,以市場化、企業化運作代替傳統政府部門招商。在王爽看來,招商公司通過建立獎懲機制激勵招商人員,提高了招商效率。但是,設立招商公司既考驗地方政府財力,也考驗公司自身的運營實力。王爽認為,招商公司在運作過程中,需要解決資金的可持續性問題,以及如何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避免出現短期行為。
此外,區域協同招商模式逐漸興起。去年4月成立的滬杭協同創新中心,通過促進區域間資源共享、產業協同,推動項目落地和產業發展。而就在近期,2025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聯合招商會在浙江嘉善舉行,這已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連續第三年舉行聯合招商活動。安徽淮北一名招商專員對記者表示,區域協同招商的關鍵是基于地區之間的產業互補或外溢,通過整合各方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記者了解到,對單一項目的爭奪已成過去式,鏈式招商興起,產業集群化才是新戰場。比如貴州瞄準大數據產業,以華為云為鏈主企業,吸引120家配套企業入駐;上海青浦圍繞“長三角數字干線”,半年集聚AI企業超200家,形成千億級生態圈。安徽淮北重點推行產業鏈招商,圍繞新能源電池、陶鋁新材料、醫藥等產業的鏈主企業,延鏈、補鏈、強鏈。
在諸多招商路徑探索中,優化營商環境成為各地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某區招商專員朱婷(化名)對記者表示:“我們的營商環境好,除土地資源優勢之外,服務也相對優質,與其靠補貼不如努力提升自身條件吸引企業,以合作共贏思維對待企業?!痹谒磥?,改善營商環境,為企業解決經營中的難題,如消防、子女入學、戶口等,能夠增強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吸引企業入駐。
專家認為,中央叫停地方招商引資中的一系列“內卷式”操作,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有力支撐。這不僅有利于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推動要素資源在全國范圍內高效配置,還是防止重復建設、防范產能過剩、避免財政資源過度消耗、提升地方財政可持續性的必然選擇。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