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日的“關稅大限”進入倒計時,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確定了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具體稅率從10%至41%不等。
受此消息影響,在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均收跌后,今日亞太主要股指也集體低開低走。日經225指數低開后跌幅迅速擴大至1%。韓國綜合指數跌超2%,領跌亞太股指,一度跌近4%,SK海力士跌超4%。富時新加坡海峽指數開盤跌0.11%,報4169.28點。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開盤跌0.2%。上證指數低開0.14%,創業板指跌0.19%。華為鴻蒙、多模態AI概念股活躍。香港恒生指數低開0.12%,恒生科技指數跌0.09%。充電樁、鋰電池指數跌幅靠前,MSCI亞太股指(除日本外)整體下跌0.7%,本周累計跌幅達1.8%。
印尼股市稍早遭遇全球投資者的一個月最大凈拋售。據交易所數據,7月31日全球基金凈賣出7650萬美元該國股票,規模為6月20日來最大。
談判預期影響市場反應?
多名日本官員對關稅影響表態。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稱,關稅可能會對日本經濟構成壓力,將繼續分析關稅對日本產業的影響。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稱,將密切關注美國關稅措施對出口的影響。
昨日,日本央行繼續按兵不動,但對年內繼續加息開大門。市場也普遍預計,雖然經濟、通脹前景拉扯,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強,但日本央行年內料還將加息一次。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赤澤亮正今日稱,知曉日本央行昨日決定維持利率不變,是考慮到有必要仔細審視國內外經濟發展情況;希望日本央行與政府密切溝通、協調,引導貨幣政策以可持續、穩定地實現其 2%的通脹目標。他還表示,將繼續敦促美國執行已達成一致的汽車關稅削減協議;美國加征關稅將通過出口下滑影響日本經濟,還會因全球經濟放緩導致需求疲軟而產生影響。
此外,據央視新聞,日本第218次臨時國會于當地時間8月1日正式召開。據此前介紹,在本次臨時國會中,將選出參議院的正副議長以及各委員會委員長等職位。此外,8月4日還計劃召開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首相石破茂將出席并進行集中審議。
美國政府稍早稱將從8月1日起對印度輸美商品征收25%的關稅。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戈亞爾在議會重申,印度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
但荷蘭國際分析師西卡莫爾(Tony Sycamore)稱:“目前,市場的反應仍算較為溫和,我認為部分原因在于近期與歐盟、日本和韓國的貿易協議確實起到了緩解影響的作用。此外,市場現在可能還認為,這些貿易關稅水平是可以重新談判的,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關稅疊加擬提高資本利得稅,韓國股市領跌
韓國股市領跌亞太各主要股指,因為除了關稅影響外,韓國政府計劃提高資本利得稅,更令情況雪上加霜。韓國綜合指數一度跌近4%,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跌幅仍達近3%。美元對韓元匯率也升破1400關口,為5月19日以來首次。
韓國政府周四公布了一項全面的稅法改革方案,其中提出將目前的企業稅率從9%至24%的四級結構調整為10%至25%,將證券交易稅從0.15%提至0.2%,并擴大需繳納股票資本利得稅的大股東范圍。根據韓國政府預計,這一改革將在未來五年內使家庭和企業的年度稅收增加8.2萬億韓元(約合59億美元)。這是近年來最大的增幅,約為此前首輪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增稅5.5萬億韓元的1.5倍。
韓國政府稱,此舉旨在轉向新的增長模式,以擴大稅收收入來推動投資并刺激經濟,最終提高政府收入。首爾大學稅務學教授Park Hun也提醒,在韓國企業已經疲于應對美國提高關稅壓力之際,再提高企業稅率只會加重它們的負擔。
稍早,韓國政府效仿日本此前的改革,強力推進公司治理改革,削弱財閥控制、強化中小股東權利,吸引大量外資流入韓國股市。7月,外資單月凈流入額超30億美元,遠超此前兩個月的總和,推動KOSPI綜合指數年內漲幅超過3%,總市值重返2萬億美元。
高盛、摩根大通、美銀美林在內的多家華爾街投行,自6月初以來已均上調對韓國股市的評級。韓國股東聯盟主席Jung Eui-jung表示,如果韓國政府按照計劃調整資本利得稅政策,大股東將再次拋售股票,可能給當前的牛市潑一盆冷水,并破壞將韓國KOSPI綜合指數向5000點邁進的愿景。
美元將錄得年內首個月度上漲,日元成最大輸家
亞太交易時段,歐洲斯托克50指數期貨下跌0.2%。在亞馬遜(AMZN.O)盤后公布的財報未能達到預期后,納斯達克指數期貨和標準普爾500指數期貨均下跌0.2%。
數據顯示,美國6月通脹有所抬頭,新關稅推高了物價,并引發了物價壓力可能加劇的預期。本周的美聯儲會議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打擊了市場9月降息的預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FedWatch顯示,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目前押注,9月降息的可能性僅為39%,美聯儲會議前為65%。
投資者接下來將關注當地時間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任何超出預期的利好消息都可能使9月降息越發渺茫。市場預期7月非農就業將新增11萬人,失業率可能從4.1%上升至4.2%。
美元指數本周已上漲2.5%,至兩個月最高水平。如果漲勢延續,有望錄得自2022年底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以及2025年以來的首個月線上漲。加元在美國宣布將把關稅從25%提高到35%后,對美元繼續走低至10周低點,本周已下跌約1%。
日元是隔夜最大的輸家,美元對日元匯率上漲0.8%,重新升破關鍵點位150至150.76日元,錄得3月下旬以來的最高水平。7月累計上漲約5%,創下2024年12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今日亞太交易時段,美元對日元進一步升至150.78,稍早還曾觸及150.90。此前,不少市場人士認為,該匯率升破150,會加劇日本的進口通脹壓力,影響日本家庭和個人消費支出,或導致日本央行不得不提前加息,以提振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