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在重慶掛牌成立,成為第100家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這不僅是長安自身發展的里程碑,更折射出中國汽車行業在改革浪潮中的“破與立”。
此前,市場普遍認為原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的合并將造就年銷量超500萬輛的巨無霸,超越比亞迪成為國內銷量最大的車企。但最終,長安與東風并未整合,轉而將原隸屬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的長安“升級”為中央企業。這讓行業進一步意識到,整合應基于市場規律和企業實際,而非簡單的“大即強”。
同時,這一事件也打破了汽車央企的競爭格局。長期以來,作為老牌央企,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東風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競爭態勢。長安成為中央企業后,形成新的“三巨頭”,且三者各有側重:一汽在燃油車領域更具競爭力,東風側重商用車,長安則聚焦新能源與智能化。這不僅避免了同質化競爭,也為汽車行業的多元化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破”的基礎上,長安的成立也體現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其一,凸顯了央企改革中對專業化發展的重視。長安形成“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辰致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零部件平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整車制造)”的三級架構,能夠集中資源專注于汽車主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等核心領域,架構精簡提高了決策效率。這也為其他行業的國企改革樹立了“專業為先”的標桿。
其二,更加聚焦培育新質生產力。長安作為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央企,其成立標志著國家對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高度重視。長安未來將聚焦智能汽車機器人、飛行汽車、具身智能等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探索海陸空立體出行新生態,這為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指明了方向。
長安的成立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其中的“破與立”不僅影響著長安自身的未來,更將深刻改變汽車行業的發展格局。當前,長安已確立新的發展目標:到2030年,集團整車產銷規模達500萬輛,努力奮進成為全球汽車品牌前十位。相信在新的發展框架下,長安將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浪潮中不斷前行,向著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品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