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育兒補貼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關情況。
來看發布會主要內容:
8月31日之前全面開放育兒補貼申領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司長王海東表示,目前和各地正在按照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抓緊推進相關準備工作。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國家和各地已經完成了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現在正進行全流程的測試。各地將在8月下旬陸續開放育兒補貼申領,8月31日之前全面開放育兒補貼申領。
在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平臺也設有育兒補貼申領入口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司長王海東表示,育兒補貼申領主要通過全國統一的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可以足不出戶在線上進行申領;同時,也保留了線下的申領渠道,可以到嬰幼兒戶籍地、鄉鎮或者街道來辦理。為了方便群眾申領、最大限度精簡申請材料,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和公安部門、民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了大數據的比對校核,堅持最小必要原則,讓數據都“跑路”,讓大家盡量少地提交申請材料,大家在申請時只需要提交嬰幼兒出生醫學證明和戶口簿,證明嬰幼兒身份和撫養關系的必要材料。
王海東表示,國家衛健委也依托各地省級的政務服務平臺開通了育兒補貼申領的專區,同時在支付寶和微信等第三方服務平臺也設置了育兒補貼申領入口,實現育兒補貼申領不出門、隨時領、輕松辦。國家衛健委也保留了線下的辦理渠道和人工服務。
育兒補貼不分城鄉、民族和區域,實現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覆蓋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育兒補貼政策統籌銜接,保障公平。育兒補貼不分城鄉、民族、區域,也不分一孩、二孩或者三孩,實現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蓋,確保符合條件的嬰幼兒能夠平等享受補貼的待遇。
中央財政今年初步安排“育兒補貼補助資金”預算900億元左右,總體承擔90%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郭陽7月30日表示,中央財政將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項目“育兒補貼補助資金”,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對于發放國家基礎標準補貼所需資金,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比例對地方予以補助,中央財政總體承擔90%。
育兒補貼政策要至少在地市級層面進行統籌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對于育兒補貼制度,各省份在地市級執行統一的育兒補貼政策及標準。地區差異較小的省份,也可以在本省份內執行統一的育兒補貼政策及標準。也就是說,育兒補貼政策要至少在地市級層面進行統籌。提高政策的統籌層次,有利于避免政策的碎片化,切實增強政策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地方此前育兒補貼標準高于國家基礎標準的,按規定做好評估和備案工作后可繼續執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對于各地之前已經實施的育兒補貼政策,地方要制定具體的政策銜接方案,確保本地政策和國家的制度有序銜接。在此過程中,要切實保障群眾的切身利益。地方此前補貼標準高于國家基礎標準的,按規定做好評估和備案工作后可以繼續執行。
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形成生育支持政策組合拳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生育支持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采取多種措施與育兒補貼制度同向發力,形成生育支持政策的組合拳,更好減輕家庭的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育兒補貼制度每年可惠及上千萬家庭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育兒補貼制度是一項重要的民生政策,從國際上看,是不少國家采取的生育支持政策之一,從國內看,一些地方結合當地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探索實施了不同形式的育兒補貼政策,受到群眾普遍歡迎。我國實施育兒補貼制度有利于幫助減輕家庭養育負擔,通過財政資金的精準發放,可以直接增加群眾的現金收入,每年可惠及上千萬家庭,可以為家庭育兒提供基礎性支持,改善育兒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庭養育孩子的經濟壓力。
將持續跟蹤育兒補貼制度評價效果 不斷優化和完善政策措施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育兒補貼是一項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政策,惠及面廣、發放穩定,是“投資于人”的重要措施。實施育兒補貼制度,進一步強化基礎民生保障、促進家庭發展,把人口的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的生活密切結合起來,“小切口”撬動“大民生”。
郭燕紅稱,育兒補貼作為一項新制度,將持續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跟蹤評價效果,不斷優化和完善政策措施。
我國總體上由人口增量發展轉向減量發展階段 努力保持適度的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司長王海東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總體上由人口增量發展轉向減量發展階段,人口的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特征比較明顯。為了適應人口發展的新形勢,我國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不斷減輕家庭的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努力保持適度的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截至去年底全國每千人口托位數達4.08個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國家衛健委加大普惠托育的服務供給,發展社區嵌入式托育、用人單位辦托等多種形式托育服務。截至去年年底,全國托位數已經達到了每千人口4.08個。
全國超六成以上的統籌地區已實現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個人
國家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長劉娟表示,近年來探索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參加基本醫保,實現了出生即參、待遇即享。實現生育津貼審核支付在10個工作日內辦結,積極推動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個人,讓參保人在生育期間第一時間就得到經濟支持,目前全國超六成以上的統籌地區已經實現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個人。
“十四五”期間參保人享受各項生育保險待遇9614萬人次,基金支出4383億元
國家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長劉娟表示,生育津貼作為參保女職工的產假工資,由生育保險來支付,保障產假期間的生活費用,也使得嬰兒得到必要的照顧和哺育。“十四五”期間,參保人累計享受各項生育保險待遇9614萬人次,基金累計支出4383億元。
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已達2.53億人
國家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長劉娟表示,著力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全力推動用人單位職工和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的應參盡參,持續指導地方將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納入生育保險的保障范圍。截至2025年的6月,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已達到2.53億人。
持續推動用人單位辦托、女職工權益維護等工作
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部長劉紅梅表示,全國總工會將加強與國家衛健委等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持續推動用人單位辦托、女職工權益維護、建設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等工作,擴大服務覆蓋,提升服務質量,助力推進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
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辦托并提供經費支持
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部長劉紅梅表示,為破解帶娃難,助力推動用人單位辦托和人才培養,2022年至2024年,全國總工會聯合國家衛健委連續三年開展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推薦申報,累計下撥2250萬元,補助了300家愛心托育用人單位。今年全國總工會為推動用人單位辦托進行專門部署,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支持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用人單位辦托。在經費支持方面,明確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子女的普惠托育服務所需的有關支出,可按規定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用人單位的工會經費可適當補充。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