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6067.84億元,同比增長4.8%,這是制造業之都東莞交出的上半年經濟發展“成績單”。4.8%的增速背后,是東莞產業韌性和經濟活力的躍動,表明東莞經濟正延續回升向好的態勢。
向內看,今年東莞的工業經濟保持較好增勢,產業升級與科技創新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向外看,東莞外貿進出口規模穩穩站上7400億元臺階,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并持續拓展合作空間。
東莞經濟穩中向好的背后,正是下好做優增量盤活存量一盤棋的沉著應對。
在盤活存量方面,東莞利用工業基礎深厚的突出優勢,加快推進場景應用開放和數據匯聚共享,推動智能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形成蓬勃發展態勢。
做優增量方面,東莞則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終端”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兩大優勢板塊,加快引育壯大一批優質企業和創新主體,增創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東莞正通過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引領、未來產業卡位的梯次布局,在復雜環境中保持“穩”的態勢、積蓄“進”的動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東莞電子信息產業生產一線。受訪者供圖
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
生產要素高效配置是催生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做優增量的重點在于“優”,意味著要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核心,兼顧經濟增長的“質”與“量”;盤活存量的關鍵在于“活”,側重于對已有的產業、資源、產能等進行有效整合、改造、優化利用,全面提高配置效率。
作為制造業之都,工業經濟是東莞的基本盤。上半年,東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其中,總產值超萬億元的電子信息產業依然保持著良好增長態勢,其規模效應和產業鏈輻射能力仍是經濟發展的基石。
對于存量經濟,東莞清晰地意識到,傳統產業唯有主動擁抱變革,突破轉型瓶頸,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躍遷,才能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占據主動。
從“機器換人”到“數字代人”再到如今的“AI+制造”,東莞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并入選為首批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成為廣東省唯一的國家級、省級“雙料”試點城市。
近年來,東莞通過實施傳統支柱產業提升行動,以“鏈式改造”為抓手,支持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兩大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重點依托“三大手機”等龍頭企業,帶動供應鏈企業協同升級,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幫助重點產業邁向中高端,闖出一片差異化、特色化的藍海。
在存量變革的同時,東莞也在尋求新的增量。一方面,東莞正用“變量”催生“增量”。通過對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改造,以算法、大數據等關鍵要素的突破為著力點,更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燈塔工廠”不斷刷新“東莞制造”的標高,數字化技術耦合制造業全流程的融合應用場景在東莞落地生花。
從數據來看,東莞通過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制造業占GDP比重穩定在50%左右的高位水平。東莞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從2014年的125億元提升至2024年的72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19.3%,居全省前列。
另一方面,東莞也正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這為東莞拓寬了經濟增長點。
當前,東莞正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終端”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兩大優勢板塊,加快引育壯大一批優質企業和創新主體,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不斷做大做強,增創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從東莞培育新動能的路徑來看,東莞正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終端產品智能化,充分發揮國家級智能移動終端產業集群優勢,推動人工智能與移動終端、高端裝備、集成電路、新能源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在東莞濱海灣新區,一座集技術研發、產品制造、數據服務于一體的“人工智能島”緊鑼密鼓開建?!拔覀冾A計用6年時間打造全國人工智能全域應用先導區,實現人工智能產值600億元?!睎|莞濱海灣新區黨工委書記羅斌表示。
在科產融合賽道,東莞深化“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創新體系,以松山湖科學城為牽引,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先進阿秒激光設施建設,推動大科學裝置開放共享,支持龍頭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持續深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經濟活力持續釋放
在產業韌性的背后,東莞的經濟活力也正持續釋放。
隨著今年“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的啟動,東莞展示著獨特的吸引力。東莞“95后”人才吸引力躋身全國前十,Z世代求職者用腳投票,在東莞這片制造業熱土上尋找新的職業坐標。
在受訪專家看來,東莞是平均年齡33.4歲的“青春之城”,Z世代是東莞大廠渴求的新生力量。東莞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上挖潛,為創新性、技術性人才開辟成長空間,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強支撐。
作為一座人口超千萬、平均年齡僅33.4歲的城市,東莞年輕消費者占比超六成,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95.55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
從煙火氣十足的“灣區周末IN東莞”活動,到真金白銀的以舊換新政策,再到新型消費供給的迭代升級……上半年,東莞社零總額增長3.4%,這背后是消費市場潛力的持續釋放。
外貿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東莞外貿的亮眼表現也彰顯了經濟活力。上半年,東莞市出口高技術產品同比增長23.4%。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出口同比增長25%、電子信息產品同比增長23.4%。更多高科技屬性產品加速出海,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
面對外部風險挑戰增多局面,東莞不僅全力穩住歐美等傳統市場陣地,同時加力拓展東盟等新興市場空間,探索在新興市場國家建立經貿聯系點,多途徑搶占外貿新興市場,以更大力度推動貿易市場多元化,激發“五外聯動”新勢能。
南方財經記者觀察發現,在外貿新業態上,搭乘跨境電商的時代列車,東莞企業出海正加速從代工貼牌到“DTC品牌”模式的切換。通過“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一個以高附加值自主品牌出海驅動產業鏈供應鏈出海的新生態正在東莞快速形成。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表示,東莞憑借完善的產業體系、超強的制造能力、豐富的海外市場經驗、靈活的外貿新業態,已成為外向型城市轉型的探路者:通過“技術自主+產能出海+市場分散”策略,將“脫鉤斷鏈”的外部壓力轉化為重構全球價值鏈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