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頭抵制“內卷式”競爭,加強重組整合;做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產業投融資體系建設大文章……這是7月23日至24日舉辦的地方國資委負責人研討班上,國務院國資委對地方國企提出的最新要求。
數據顯示,上半年,地方監管企業實現增加值3.7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萬億元;研發經費穩定增長達到2655.5億元。地方國企為維護宏觀經濟穩定作出重要貢獻,也更好服務支撐了科技強國建設。
對于下半年重點任務,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強調,國資國企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開啟增長的“第二曲線”,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
會議強調,要以編制和實施“十五五”規劃為契機,指導推動地方國有企業始終堅持戰略導向、長期主義,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重塑未來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方面,要突出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運用、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方面,要做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產業投融資體系建設大文章,大力培育更多引領產業升級的新興支柱產業。會議也再次強調,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允許試錯的良好氛圍。加強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統籌推動,著力探索出資人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有效方式。
2025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謀劃之年。會議提出,要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高起點謀劃下一步改革舉措。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地方重點任務平均完成率超過90%。其中,會議要求,要緊緊圍繞“三個集中”,優化國有資產增量投向,調整存量結構,帶頭抵制“內卷式”競爭,加強重組整合,推動國有資本優化配置,形成新的國有資本布局結構。
近兩周來,國務院國資委多次提及“反內卷”。在7月16日至17日舉辦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上,國務院國資委提出,國資央企要超越內卷競爭維護產業價值。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昌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國企帶頭抵制“內卷式”競爭,既是其履行社會責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服務國家戰略、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以圍繞“三個集中”重置增量資金投向、用重組整合化解存量“內卷”,以及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引領帶動產業鏈從“比低價、比規模”轉向“比創新、比價值”,都是國資國企“反內卷”的可選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