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科學家創業已成大勢所趨,“投硬科技”已成為創投行業的集體共識。
面對高校科研成果向產業轉化的大潮,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商學院代理院長金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指出,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礎研究和復合型科創成果轉化與創業投資人才培養的策源地,但在全球創新驅動與資本賦能高度融合的趨勢下,單純的科技能力已難以滿足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的需求。因此,高校應當大力培養既懂科研邏輯,又具市場意識的創新型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培育科技金融復合型人才方面,南方科技大學具有獨特的優勢。一方面,它以科技為特色,以理工科見長,具有較高的科研實力與學術聲譽;另一方面,它背靠深圳這座創業氛圍濃郁、創投環境優良的城市,南科大商學院自成立起就以“成就科技創新”為辦學特色,著力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科創商學院。
金李表示,與一般商學院相比,南科大打造的科創商學院能夠集全校之力,在科技創新領域推動管理實踐,實現商科與科技的深度交叉融合?!拔覀兡軌蛟趦炔看蛲ㄉ炭婆c理、工、醫、生等學科。我們商學院的許多教授同時也是隔壁理學院或工學院的雙聘教授。他們可能在企業聯合實驗室開展研究,從最初的科技發現到成果轉化,再到項目落地、公司上市,整個過程中的實踐問題會直接帶到商學院課堂。”金李說,商學院培養的人才也會充實到這些科學家的項目組或未來公司中,從而打通商科教育與科技創新的生態鏈。
在金李看來,當前的科技創新中,“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這三個身份往往是割裂的,三者之間經常因為彼此缺乏信任或不了解而產生信息不對稱。為此,南方科技大學兩年前啟動了“科技管理學者”項目,目的就是把科學家、企業家和金融家放在一起,共同學習、交流、建立信任,形成一個緊密的社區。“這個項目主要面向大灣區,80%的參與者來自這里。參與者大多是企業家,同時也有來自松禾資本、同創偉業、基石資本等金融機構的資深人士,他們以合伙人以上級別身份參與課程?!苯鹄畋硎荆松虒W院教授外,該項目還邀請了大量在科技成果轉化實踐中發揮引領作用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南科大的科學家。他們會帶著平均年齡45歲的企業家和投資家參觀實驗室,展示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當前,科技金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金李認為,高校應高度重視“科技+資本”融合,從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科研平臺、國際合作和產教融合等方面進行前瞻布局,“比如在師資隊伍和科研平臺方面,我們強調跨學科、實戰型的結構。2022年底,我們成立了南方科技金融研究院,這也是廣東省首批省級重點實驗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