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建筑商”基流科技近日宣布完成近1億元A+輪融資,由上海國投孚騰資本和老股東國方創新聯合領投,克拉瑪依城發基金、張江燧芯基金跟投,老股東卓源亞洲連續四輪追加投資。基流科技表示,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市場拓展與團隊建設。
基流科技對自身的定位為“全棧自主 AI 算力建筑商”。在通用人工智能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向更高性能、更強穩定性演進的背景下,公司以硬件自主可控、軟件生態開放為理念,聚焦搭建覆蓋計算通信軟硬件的全棧自主化高性能智算系統,類似“蓋房子”,這區別于專注算力平臺運營的“房地產開發商”和從事系統優化的“裝修商”。
基流科技還是國內極少數具備數個萬卡集群落地經驗的AI Infra廠商。所謂AI Infra即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它是支撐人工智能應用開發、部署、運行和管理的全棧技術體系,連接底層算力資源(如芯片、服務器)與上層AI應用,是推動AI規模化落地的關鍵中間層。總體上看,AI Infra是硬件、軟件、網絡及管理工具的綜合技術生態。
自2023年成立至今,基流科技已實現從百卡、千卡到萬卡集群的跨越式發展,并成功落地多個跨遠距離訓推集群( 50 公里、100 公里和1500 公里)。不久前的7月19日,基流科技參與的1500公里跨域大模型異構混訓驗證成果發布。在該1500公里跨域異構混訓項目中,基流科技深度參與算力互聯和調度管控體系建設,助力實現超長距離 GPU 集群的高吞吐、低時延與高可用交付,提升跨域算力融合效率與性能。
公開資料顯示,基流科技成立于2023年2月,源自清華大學網絡安全實驗室,團隊攻克AI基礎設施的分布式計算通信難題,在高速組網、集合通信、并行框架、管控調度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關鍵技術。
盡管成立僅2年多,基流科技卻已完成了7輪融資。企查查顯示,去年年底,基流科技完成Pre A+和A輪融資,由招商局創投、華泰數智、星連資本、國方創新聯合投資,老股東卓源亞洲、光速光合跟投。
光速光合合伙人朱嘉表示,AI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對高性能算力的訴求日益增加,但大規模集群算力搭建壁壘高,國內目前有千卡以上大規模集群搭建技術能力的團隊很少,基流科技目前是中大型算力集群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累計建設和調優十余個集群,擁有萬卡集群落地經驗,這在國內非常稀缺。
截至目前,基流科技累計組網調優交付的算力規模已達23個集群,超6.6萬張 GPU,4000 余臺交換機,超32萬個光模塊,服務對象涵蓋智譜AI、商湯科技等頭部企業以及運營商、數據中心、地方國企等。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的今天,算力已不僅是“燃料”,而是像工業時代煤炭、石油般的基礎設施。基流科技CEO胡效赫日前對媒體表示,傳統互聯網服務對算力的需求和人工智能對算力的需求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因此需要重新設計網絡架構,相關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分布式計算、可擴展性甚至硬件方面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人工智能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十年、二十年的發展機遇,算力基礎設施和模型的發展都才剛剛開始,市場認知會在一段時間后慢慢收斂、統一。”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