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內骨干鉀肥流通企業在有關部門召開的鉀肥保供穩價會議上一致認為,當前非農業需求旺季,國內鉀肥市場供應相對充足,加之后期進口鉀肥量將明顯增加,農業用肥需求可得到有效保障。近期鉀肥價格上漲為投機炒作下的異?,F象,已嚴重偏離供需基本面,這一“空中樓閣”將難以持續。
7家骨干鉀肥流通企業將積極履行保供穩價社會責任,加大鉀肥供應力度,帶頭以6月上旬的價格為基礎讓利銷售,做鉀肥市場平穩運行的有力維護者。
會議倡議,鉀肥行業上下游應正確看待當前鉀肥供需形勢,堅決抵制惡意炒作行為,不信謠、不傳謠,不追漲、不囤貨惜售,維護市場秩序,穩定市場預期,盡快推動鉀肥價格回歸至合理水平。
此次聯合倡議的7家公司為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中國化工建設有限公司、華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浙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供銷倍豐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七大公司聯合倡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7家企業都為流通企業,而無生產企業。
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土壤健康分會秘書長亓昭英認為,當前鉀肥漲價的主要問題在流通環節,而不是生產制造環節。她認為在大合同簽訂之前流通環節就在囤積鉀肥以求漲價,近期更是如此,所以才會出現非農業需求旺季,但鉀肥價格大漲的情況。
今年上半年,鉀肥價格同比就有不小漲幅,鉀肥公司近期紛紛預報凈利潤大幅增長。近期鉀肥價格再次上漲。
隆眾資訊分析師張杰表示,此次價格的上調基點在6月上旬中國新年度大合同簽訂后,印度與中國相繼簽訂2025年的鉀肥大合同,國內氯化鉀的市場價格開始下調,且下行的幅度相對較快,甚至部分60%含量氯化鉀的市場價格基本接近了新年度大合同的成本價格。然而6月中旬開始,其他國際供應商并未跟進簽訂大合同,且國際市場價格持續拉漲,加之印尼等地區的標準氯化鉀招標的價格處于高位的情況下,國內氯化鉀市場的可銷售貨源有限,惜售的情緒隨之而起。
據其統計,相比6月上旬,目前有450元至580元/噸不等的上漲。
(圖片來源:隆眾資訊)
亓昭英認為,目前中國企業在老撾開采鉀肥量上漲很快,但是這些企業沒有進口資質,進口到國內面臨不少困難。實際上東南亞鉀肥價格要比國內高,但是這些鉀肥企業還是愿意到國內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