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貨業協會近日發布新一期期貨公司高管人員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合格人員名單,共涉及22名高管人員。
其中,董事層中擬任董事長3名,分別是東吳期貨、上海東亞期貨,廣州期貨3家公司擬任董事長通過測試。經營層擬任總經理2名,擬任副總經理6名,擬任首席風險官2名。
此外,由中國期貨業協會組織的“2024年度期貨經營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征集活動”也順利結束,28家期貨公司報送的39個案例入圍協會“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庫”。
最新一期名單出爐
中國期貨業協會7月15日公布最新一期期貨公司高管人員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合格人員名單。
根據公布的名單,有3人擬任期貨公司董事長一職。具體來看,孫中心擬任東吳期貨董事長,薛峰擬任上海東亞期貨董事長,李松民擬任廣州期貨董事長。
經營層擬任總經理2名,擬任副總經理6名,其中道通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華源期貨(北京)擬任總經理通過測試。
此外,擬任首席風險官2名,李志杰擬任華金期貨首席風險官、董衛東擬任華創期貨首席風險官。
39個案例入圍協會優秀案例庫
另外,由中國期貨業協會組織的“2024年度期貨經營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日前順利結束,28家期貨公司報送的39個案例入圍協會“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庫”。
本次入圍的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從業務模式看,包含場外期權、基差貿易、倉單服務、交割服務、咨詢服務、互換等多種形式,體現了期貨經營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所提供的精細化、定制化服務。
從服務對象看,涵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中小企業、合作社等各類主體,貫穿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彰顯了期貨經營機構在助力不同規模、不同產業環節企業應對市場風險、實現穩健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從品種看,涵蓋了農產品、能源化工、金屬、貴金屬、金融等近40個期貨期權品種,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其中,國債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案例首度入選,為金融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徑。工業硅、碳酸鋰等新能源期貨品種案例以及新上市的原木期貨品種案例,及時地展現了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新動向新指引,為相關產業參與期貨市場提供了經驗借鑒,也為期貨市場服務國家戰略、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參考實踐。
據了解,中國期貨業協會已連續八年開展期貨經營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期貨經營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庫”入圍案例數量已達216個,為期貨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借鑒。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