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A股今年以來最大IPO(首次公開發行)項目華電新能登陸上交所,首日上漲125%。
近年加力股權投資的險資機構,已現身于華電新能原始股東中。其中,中國人壽位列第三大股東,平安人壽也位列發行前股東名單中,據悉,這兩家險資均于2021年12月戰略投資入股這家新能源企業平臺。
險資機構現身
華電新能本次發行價格3.18元/股,發行股票數量49.69億股(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57.14億股(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后),分別對應募資158億元、181億元,為今年以來A股市場募資規模最大的IPO。
上市首日,華電新能獲得不俗表現,當日收漲125%,市值達到2900多億元。
據保薦機構中金公司信息,本項目是全面注冊制以來首個百億規模以上的主板IPO項目,近三年最大的央企A股IPO項目,也是迄今為止電力行業企業戰略配售規模最大的A股IPO項目,網下整體認購倍數創造近五年央企百億規模項目最高紀錄。
本次華電新能上市獲得投資者積極申購,多家機構成為戰略投資者。而在本次發行前,已有兩大保險資金成為華電新能的股東。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前,中國人壽持有華電新能7.9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2.21%,為第三大股東;平安人壽對華電新能持股數量2.19億股,持股比例0.61%,在其15位股東中排14位。
據了解,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均為2021年12月入股華電新能,投資方式為股權投資。
2021年12月,華電新能前身華電福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華電福新”)完成增資擴股,引入13家戰略投資者,共募資150億元,較募資計劃超募30億元。其中,中國人壽以20億元戰略投資,成為其最大的戰略投資方和第三大股東;平安人壽則投資5.5億元,亦為13家戰略投資者之一。
2022年,華電福新改制更名華電新能,同年向證監會提交滬市主板上市申請,今年7月16日在上交所主板完成上市。
本次發行過程中,華電新能除網上、網下方式外,還有戰略配售方式,并確定了18家戰配投資者。其中包括2家具有長期投資意愿的險資機構:中國人壽繼續參與戰略配售,獲配3.01億股,獲配金額9.59億元。同時,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獲配3.16億股,獲配金額10.07億元。戰略配售投資者均有12個月限售期。
加上戰配股份后,中國人壽對華電新能的持股數量進一步增至10.97億股,仍為華電新能第三大股東。
股權投資的多重效益
對于險資來說,華電新能的上市,意味著這項股權投資在三年半后迎來IPO結果。從目前看,這項股權投資發揮了險資的長錢優勢,并取得可觀收益。
作為中國華電集團旗下唯一新能源發展和整合平臺,承載著推動新能源業務發展的重要使命。2021年12月增資引戰時華電新能(華電福新)的估值約900億元,而上市后最新市值接近3000億元。
在這個過程中,險資等社會資本的加入,也為華電新能優化公司治理結構、長期穩健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助力。
兩大險資機構均對外發布了對華電新能的投資及其上市信息。
中國人壽對華電新能的投資由國壽資產擔任投資顧問、中國人壽作為投資主體出資。國壽資產表示,該項目既是其踐行國家“雙碳”戰略、持續推進ESG/綠色投資的重要舉措,也是其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的案例。下一步,國壽資產將持續發揮行業頭雁作用,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挖掘優質項目并提供耐心資本支持,以金融“活水”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平安人壽的這項投資,則由平安資管子公司平安創贏與平安資本聯合組成的團隊助力。平安資管表示,公司堅持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發揮險資耐心資本特色,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被投企業的成功上市實現了保險資金與實體經濟的合作共贏。未來,平安資管將繼續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發揮好大規模長線資金的優勢,以實際行動體現耐心資本的應有擔當。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