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領域,迎來兩大利好消息!
第一則利好跟電動汽車有關。據最新消息,英國計劃采取新措施,以促進電動汽車銷售。有外媒爆料稱,激勵措施將包括高達7億英鎊的新補貼。
第二則利好,涉及核能領域的重大突破。7月12日,中核集團“國鈾一號”示范工程順利生產出第一桶鈾產品,標志著我國天然鈾生產取得突破,將有力保障我國能源資源安全的自主可控。據悉,未來,“國鈾一號”技術將“走出國門”,推廣到世界鈾礦山,保障全球核電安全有序發展。
有券商指出,全球有望迎來新一輪核電建設景氣度的集中上行,核能產業即將進入投資價值重估的戰略復興階段。
英國擬加大電動汽車推廣力度
據彭博社消息,英國工黨政府正試圖逐步淘汰燃油汽車的銷售,為此計劃推出新的激勵措施,降低人們購買新電動汽車的成本。
當地時間7月12日,英國交通大臣海蒂·亞歷山大(Heidi Alexander)表示,將在本周宣布促進電動汽車銷售的新措施?!拔覀儗⒆屇切┱嫘南朕D用電動汽車的人,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車?!?她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道。
此前,《每日電訊報》和《泰晤士報》報道稱,英國的電動汽車激勵措施將包括高達7億英鎊(約合9.48億美元)的新補貼,以幫助買家抵消成本。不過,亞歷山大12日并沒有回應上述報道的真實性。
英國交通部12日宣布,計劃投資6300萬英鎊,在英國各地的家庭和物流倉庫建設充電樁,包括為沒有車道的住宅提供充電樁資金。英國交通部還概述了一項25億英鎊的計劃,以支持汽車制造商向零排放汽車制造過渡。
這些投資是英國政府促進電動汽車銷量的努力之一。該國電動汽車的平均價格是汽油車的兩倍多。英國是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其政府設定的最后期限為:2030年全面停止銷售汽油和柴油汽車,2035年停止銷售混合動力汽車。
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電動車銷量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三分之一。根據英國汽車制造商與貿易商協會(SMMT)公布的初步數據,今年前6個月,英國純電動汽車(BEV)銷量增長了34.6%,達到22.48萬輛。
6月份,英國的新車銷量同比增長6.8%,達到19.12萬輛。其中4.74萬輛為電動車,占比接近25%。SMMT的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英國電動車銷量占所有新車銷量的21.6%。
智庫New AutoMotive發布的另一組數據顯示,英國6月電動車銷量較5月顯著增長,主要受特斯拉新版Model Y上市帶動。Model Y仍是英國最暢銷的電動車。New AutoMotive還指出,福特在英國電動車市場也實現了較快的銷量增長。另外,今年6月,比亞迪在英國的新車銷量激增至2498輛,同比增長近4倍。
英國電動車游說團體Electric Vehicles UK的首席執行官丹·凱撒(Dan Caesar)表示,6月的數據依然令人鼓舞。他說:“電動車在市場中的占比穩定增長,說明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普及階段。精明的消費者看到了趨勢和節省成本的空間。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的電動車,再加上市場競爭,將使下半年的銷量繼續增長?!?/p>
New AutoMotive的數據還顯示,英國對電動貨車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2025年上半年電動貨車銷量同比增長50%,現在每賣出10輛貨車就有1輛是電動的。
我國天然鈾生產迎來新突破
剛剛過去的周末,核能領域也迎來一則好消息。
7月12日,中核集團發布消息稱,12日當天,中核集團“國鈾一號”示范工程順利生產出第一桶鈾產品。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國鈾一號”示范工程,是我國產能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天然鈾產能基地。該項目于2024年7月12日開工建設,一年時間即生產出產品,創國內天然鈾產能項目建設新速度。據悉,“國鈾一號”示范工程成功生產下線“第一桶鈾”,標志著我國天然鈾生產取得突破,將有力保障我國能源資源安全的自主可控。
和傳統的開采方式不同,“國鈾一號”的地浸采鈾技術顛覆了傳統礦山井下開采模式,無需將礦石提升到地表處理,它是通過將二氧化碳和氧氣溶于水,注入含礦層,與礦層中的鈾發生反應,再將含鈾溶液抽取到地表,輸送至水冶廠進行鈾金屬的提取與回收。采用二氧化碳和氧氣作為原料,不僅成本低,還環保,一個中等規模鈾礦山,每年可利用消耗3萬噸二氧化碳。
作為我國核地礦事業70年來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產能項目,第一桶鈾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鈾資源開發正式邁入綠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時代,建成后將為國家能源安全與核工業發展提供堅實的資源保障,同時也將大幅度提升我國天然鈾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全球核能迎來全面復興,我國在運、在建核電機組總規模居世界第一。中核集團表示,“國鈾一號”技術將全面應用、加速推廣到松遼、二連、鄂爾多斯、伊犁等我國北方盆地鈾資源開發,支撐建成一批新的鈾礦大基地,全面保障核能發展對鈾資源的需求。未來,“國鈾一號”技術將“走出國門”,推廣到世界鈾礦山,保障全球核電安全有序發展。
中信證券近日表示,作為重要的基荷電源,核電在能源轉型與“雙碳”建設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既可以提供穩定的清潔能源供應,又能夠支撐核能產業的復蘇與發展。在此背景下,全球有望迎來新一輪核電建設景氣度的集中上行,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新增核準核電機組,在建規模全球第一;歐美等國家亦逐漸恢復核電建設,有望利好核電產業鏈訂單需求。建議關注天然鈾、中游核心設備及后處理等環節。
華福證券指出,相比其他發電方式,核電機組的年發電利用小時數常年保持在7000小時以上,位居所有電源之首,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和二氧化碳。核電是最清潔、最安全、最高效、占地面積最小的能源形式之一,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能源綠色轉型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和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全球各地對核能的逐漸重視,除了發展核電之外,核能未來將在海水淡化、核能制氫、醫療防護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金公司表示,核電作為重要基荷能源,正重新回歸全球各國視野,核能產業即將進入投資價值重估的戰略復興階段。近年來,各國加碼核聚變,我國已形成“國家隊主導、民營企業入局、產學研結合”的核聚變產業鏈雛形。磁體系統、真空室、電源為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的關鍵部件,建議關注BEST項目招標帶來的企業訂單。
排版:劉珺宇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