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2000萬,年化利率低至2.7%。”
近日,許多個體經營從業者收到招商銀行的短信,鏈接跳轉界面顯示,招商銀行生意抵押貸推出限時優惠,最低年化利率出現“2”開頭。
據記者梳理,不僅招商銀行,近期,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江蘇銀行等商業銀行相繼推出了年化利率觸及3%及以下的經營貸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本輪經營貸利率下跌,一方面是商業銀行響應政策引導,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另一方面,經營貸產品設有一定門檻,能夠幫助商業銀行細化客群分類,鎖定優質客戶。
經營貸年化利率現“2”開頭
招商銀行界面顯示,用戶在9月30日前申請該行“生意抵押貸”,通過抵押貸初審的新客戶及受邀新客可抽取388至1888元的利息優惠券,該券至高可全額抵扣次月有效小微抵押貸款利息,以該行提供的最高優惠金額折算,生意抵押貸年化利率可以低至2.7%。
據介紹,生意抵押貸是招商銀行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的抵押類貸款產品,最高額度為2000萬,額度期限最長20年。
不僅僅是招行,梳理來看,多家國有大行、城商行近期均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客群發力,相繼下調經營貸產品年化利率,多個產品利率觸及甚至下探3%水平。
工商銀行“經營快貸”界面顯示,該產品貸款額度最高500萬元,年化利率3%起,期限最長12個月,主要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等,據記者了解,此前該款產品的最低年化利率為3.35%起。此外,多家媒體報道,某國有大行經營貸額度達1000萬元,最低年化利率低至2.2%,授信期限最長10年。
城商行方面,江蘇銀行也推出了抵押經營貸,最高額度達2000萬元,年化利率低至2.5%。
低息有要求
記者注意到,并不是所有商業銀行都下調了個人經營貸利率。
“我們正常個人經營貸年化利率是1年期3.1%,3年期是3.35%。”某國有大行華南區支行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該行目前暫未規模化推廣年化利率3%以下的個人經營貸產品,“低于3%的年化利率,通常是沒有的,就算有也需要行領導特批。”
本次經營貸年化利率的降低,是否與此前的消費貸利率一樣是“價格戰”?多位業內人士給出否定答案。
具體來看,與消費貸的無抵押的純信用審批相比,低息經營貸審批門檻更高。以建設銀行為例,該行“經營快貸”申請人需滿足企業完成工商登記并保持正常經營狀態、信用狀況良好、在建行使用金融產品服務(或提供經營數據)等多項基本條件。
記者在某股份行的生意貸申請界面也看見,申請者需提供企業工商登記注冊的相關信息,若想獲得更高額度和優惠利率,則需以房產等申請抵押類的個人經營貸款。
業內人士指出,本輪經營貸利率下調,背后是政策引導和市場競爭的雙重作用。
“自2023年以來,貨幣政策保持寬松,公開市場操作、降準等措施不斷釋放流動性,銀行負債端成本下降,為貸款定價提供了下調空間。此外,高等級資產供給不足,優質貸款項目稀缺,銀行寧可降低利率以確保信貸資產投放和規模增長,防止資金空轉。”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告訴記者,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多次強調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要求降低融資成本,銀行響應政策導向,主動下調利率以配合“降成本”目標。
“由于當前實體經濟主體融資需求相對不足,部分銀行轉而采取價格戰方式,通過降低利率來吸引客戶,從而加劇了市場的利率下行趨勢。”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
低利率時代純“價格戰”不可取
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優質的小微個體商戶辦理經營貸后,與銀行實現首貸合作,往往可以拉動小微客戶的財富管理、結算等方面的綜合金融需求,為銀行帶來長期收益。
不容忽視的是,低利率時代下,比拼低息的純價格戰策略會給銀行經營帶來不小壓力。
今年3月,中國銀行副行長武劍在該行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去年中國銀行不良新生成情況保持大體穩定,境內部分重點領域承壓。其中,個人經營貸和按揭貸款新發生不良同比增加,資產質量壓力目前仍然存在。他預計,2025年,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有效需求仍顯不足,中國銀行風險管控壓力預計主要來自房地產市場、經營貸款等領域。
曾剛指出,對于銀行而言,新增客戶的獲客成本較高,而且優質客戶稀缺。為了擴量,部分銀行下沉市場,信貸風險上升,資產質量管控難度大,還有一些銀行出現不良率反彈苗頭。他表示,在市場定價主導和利率持續下探背景下,銀行息差利潤空間壓縮,僅靠貸款擴容無法彌補利潤損失,反而可能因風險上升導致代價更高。
婁飛鵬也認為,從銀行持續發展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角度看,采用“以價換量”策略存在風險。銀行凈息差本身處于低位,簡單降低價格將進一步壓縮凈息差,降低銀行的盈利能力和內源資本補充能力,不利于長期可持續發展,也不利于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銀行要轉變經營思路,新興產業、數字科技為銀行創造了新的業務增長點,應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資本回報,全面盤活存量資源。”曾剛表示。
婁飛鵬建議,銀行業需要圍繞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創新更多的金融產品,挖掘有效市場需求,圍繞客戶合理融資需求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從而實現業務擴張和資產質量的有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