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T未名(002581.SZ)披露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提示性公告,因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預計三個月內無法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公司股票交易觸及“其他風險警示”情形,7月7日停牌,次日復牌后簡稱變更為“ST未名”。
公告指出,公司董事會已深切認識到上述事項對公司造成的不利影響,將采取有效措施并積極推進,盡早消除不確定因素對公司的影響。具體而言,公司一方面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完成缺陷整改工作,爭取盡快恢復生產;另一方面,除天津未名外,其余分子公司經營正常,公司也將優化管理、削減開支、控制成本、增強業務盈利能力,保證公司主營業務穩健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6月27日公司公告,全資子公司北大未名(上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向四川固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固康藥業”)增資4500萬元,取得固康藥業51%股權,已完成相關工商變更登記與備案手續。由此推斷,固康藥業作為未名醫藥的控股子公司預計自2025年半年報起將被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為上市公司貢獻收入及利潤。
據固康藥業官方網站,固康藥業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中藥材采購加工、中藥飲片研發、生產、銷售的現代化中藥行業供應鏈綜合服務企業,研發、生產并提供超過400個高質量中藥產品。公告顯示,2024年固康藥業營業收入7392.75萬元,實現凈利潤415.01萬元,2025年業績表現預計將有進一步的提升,今年1—4月營業收入已達到3533.74萬元,凈利潤已超2024年全年1倍以上,達到985.25萬元。
對于此次交易目的,公司指出是為進一步完善醫藥產業鏈布局,主動探尋公司在中藥材、中藥飲片領域及公司生物性資產市場機遇,固康藥業作為具備成熟商業化體系的中藥企業,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與穩定的客戶資源,與公司現有業務在渠道網絡及產品類型方面具有互補性。交易的順利落地,也將有助于公司在醫藥領域方面的上下游形成協同效應,同時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以增資控股方式完善產業布局的同時,公司自身業務也有積極進展。2024年年報顯示,強化專業研發平臺建設,被公司列為報告期內重點推進工作首位。據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山東衍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山東衍渡”)以自主創新建立的高表達重組蛋白平臺為依托,構建了多個生物制品藥物研發體系,涵蓋眼科、兒科、神內科等,其中眼科在研新藥已順利完成Ⅱ期臨床研究,處于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的準備階段。
據了解,神經生長因子是未名醫藥長期深耕的藥品領域,公司旗下核心產品之一的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商品名:“恩經復”)在2024年為公司貢獻了約1.39億元營業收入。而山東衍渡在研的眼科新藥,正是神經生長因子系列的第二代產品——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可用于眼科相關適應癥,有修復眼表神經的潛在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據悉,該產品研發若順利開展,將有望成為國內首款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滴眼液。
此外,公司2024年年報也指出,公司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平臺作用,以核心優勢延伸為主線,以產業投資方式推進產業鏈發展的模式,實現公司第二增長曲線構建及拓展,構建良好產業發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