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不確定性因素仍存,預計下半年股票波動性仍將存在。但同時,預計全球股市在下半年仍將表現良好。
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反復無常、擾動全球市場,但全球股市今年仍表現強勁。
截至7月4日,MSCI全球指數上漲了約10%,創歷史高位。該指數衡量全球來自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2500多只股票的整體表現。
華僑銀行投資策略董事總經理蒙農(Vasu Menon)表示,盡管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一系列逆風因素,但全球股市顯示出韌性。“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仍存,預計下半年股票波動性仍將存在。但同時,預計全球股市在下半年仍將表現良好,尤其是如果對貿易、關稅和通脹的擔憂在未來幾個月有所緩解的話。”
截至7月4日,MSCI全球指數上漲了約10%,創歷史高位(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歐洲復興
根據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歐洲股市成為2025年的“意外之星”,希臘、波蘭、捷克共和國、匈牙利股指今年迄今的漲幅,居全球前四。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和意大利股指漲幅也居前十,歐洲股指在前十位中占據八位,排名最后的意大利漲幅也達到37.71%。相比之下,美股雖然近期又創新高,但在全球投資者對美元資產整體信心動搖下,美股上半年漲幅僅為7.36%。
晨星EMEA首席股票市場策略師弗爾德(Michael Field)稱,上半年,歐洲市場在全球范圍內表現突出,這主要歸因于“賣出美國”運動、歐洲經濟形勢的改善以及歐洲股市估值被低估。
希臘是今年迄今表現最好的股指,漲幅近60%。安本投資(Aberdeen)全球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總監薩克斯(Gabriel Sacks)告訴第一財經:“一段時間以來,希臘在歐洲經濟體中一直表現突出,這得益于經濟復蘇、銀行業改革和強勁的旅游業。政府對財政盈余和提前償還救助貸款的承諾也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下半年該國股指還有進一步飆升的空間。”波蘭和捷克共和國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今年迄今分別上漲56%和52%。
法國外貿銀行對市場策略師的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歐洲股市將繼續上漲,歐洲國防股可能繼續提供可觀的回報。
東方匯理的副首席投資官多熱瓦爾(Philippe D’orgeval)此前告訴第一財經,德國增加投資和國防開支的承諾改變了游戲規則,“歐洲目前還存在一個更廣泛的政治共識,即歐元區必須繼續進行必要的變革,以確保其國際影響力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同時,鑒于美國和歐洲目前的通脹前景,歐洲央行比美聯儲有更多的降息余地來支持經濟增長。歐元的升值似乎也可能會持續下去,令以歐元計價的進口商品更便宜,增加歐洲經濟動力。下半年,歐元走強的支持,疊加歐洲目前正在推行的改革和投資計劃,將令歐洲繼續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歐洲的時刻正在來臨”,多熱瓦爾稱,“歐洲中型股,也就是那些專注于歐洲本土市場的股票,應能繼續受益于歐洲資本支出,并提供有吸引力的估值。信貸供需平衡下,金融板塊也有望跑贏大盤。此外,投資者也應專注于長期投資,工業、國防和電氣化都將是歐股的關鍵長期投資主題。”
安聯投的多資產策略首席投資官哈爾特(Greg Hirt)告訴第一財經,歐洲增加政府支出,將為歐元區帶來急需的增長動力,“并且,相較于美聯儲的審慎,歐洲央行一直在大幅降息。美歐今年的利差將保持在約2%。我們將繼續回歸歐洲本土的股債投資。”
亞太表現分化
相較于歐洲在前十中占據前八的整體優異表現,亞太股指則喜憂參半。其中,韓國股指脫穎而出,在亞太股指中排名第一,在全球股指中也排名第八,今年迄今漲逾30%。而泰國和印度尼西亞股指在全球排名中墊底,分別位列最后一名和倒數第三名,跌幅分別為13.56%和4.74%。中國、日本股指則位居當中,分別錄得17.72%和11.24%的漲幅。
就韓國市場的表現,晨星的高級股票分析師王凱表示,從根本上講,新總統的選出提振了投資者情緒,并提高了市場期待已久的企業治理改革推行的希望。元大證券(Yuanta Securities)的全球策略師Daniel Yoo表示,盡管韓國國內政治動蕩,對美國出口商品也將被征收25%的關稅,但由于關稅稅率已基本確定,市場前景仍然“看起來相當不錯”。機構Emmer Capital Partners 的首席執行官羅徹哈里(Manishi Raychaudhuri)也表示,市場認為韓國出口商能夠承受這一關稅稅率,因為大部分價格上漲可能會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景順亞洲(日本除外)的首席投資總監紹爾(Mike Shiao)對第一財經表示,2025年上半年,受外圍貿易及全球經濟動蕩影響,亞洲股市較為波動。下半年,貿易政策和貨幣走勢仍會是關鍵因素。“盡管面對挑戰,但亞洲經濟保持穩定,區內通脹基本受控,各國財政狀況整體穩健。因此,各國政府能夠靈活并積極地應對任何潛在的增長放緩,透過一系列貨幣及財政工具拉動內需并緩解外部沖擊。同時,相較于此前的貿易摩擦時期,目前區內企業的準備更加充分,已調整其供應鏈、拓展其他市場并增強財政實力。”他分析道,“亞洲股市的估值,無論相較于發達市場,還是與自身歷史平均水平相比,也都有吸引力。隨著宏觀風險逐漸被市場消化,企業盈利增長預期趨于穩定,我們對亞洲股市維持樂觀預期。”
“板塊上,鑒于宏觀驅動因素的影響較大,我們更看好擁有強大的結構性利好及長遠前景的行業。人工智能(AI)、創新、數碼基建及當地消費等領域仍是亞洲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紹爾稱,“預計中國大陸股市,以及韓國股市能夠憑借不斷提升的技術實力,受惠于AI行業的擴張,提高創新及技術效率,從而為企業帶來成本效益并降低開支。”
安聯投資的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薛永輝也對第一財經表示,自特朗普新政府以來,美元轉弱支持了亞洲股市。目前,MSCI亞太區指數(MSCI AC Asia Pacific Index)的預測市盈率為14.2倍,估值仍具吸引力,特別是那些大型、流動性高、內需穩健且能抵御外圍沖擊的市場。“我們看好中國、印度、日本及韓國市場。隨著中國出口商逐漸演變為全球跨國企業,尤其是在電動車和機器人領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印度積極推動制造業和消費發展,在年輕人口結構的帶動下,內需將持續增長。日本則受益于通貨再膨脹、企業治理改革以及低利率等結構性和周期性利好因素的支持。韓國市場目前估值偏低,加上近期的改革措施和股票回購增加,有助于吸引市場重新定價。”他稱。
印度跌入倒數十位排名
上半年排名墊底的是泰國股指。自年初以來,由于政治動蕩、腐敗丑聞、經濟困境以及美國汽車關稅對其關鍵汽車零部件出口行業的拖累,泰國股市跌逾13%。薩克斯告訴第一財經,“泰國還將繼續與疫情后緩慢的復蘇作斗爭。該國旅游業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政治不穩定正在影響消費者信心。”
土耳其股市也是如此,今年上半年跌幅為7.59%。該國所面臨的經濟逆風因素同樣明顯,比如失控的通脹就已嚇壞投資者。薩克斯稱:“如果土耳其不推出令投資者信服的政策轉變,下半年股市復蘇的可能性也很小。”該國的貨幣崩潰也加劇了投資者信心的喪失和資本外逃。自今年年初以來,土耳其里拉對美元貶值了近13%。
此外,排名倒數十位的榜單中,還有此前多年續創新高的印度股市,年內漲幅僅為5.75%,位列倒數第八。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在發給第一財經的簡報中寫道,印度市場今年以來表現不佳,但未來兩個財年盈利有望復蘇。倒數第十的菲律賓股市年內上漲7.19%。瑞銀認為,該國股市接下來將受益于不斷改善的盈利和貨幣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