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我國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4.5%,5月新能源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2倍,1至5月汽車銷量份額達到世界汽車市場的34%……多項數據表明,中國車企正加速擁抱全球市場。業內專家表示,在當前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帶來的產業格局變化下,中國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快速崛起,未來需要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加強與全球“鏈接”步伐。
出口規模節節攀升
全球市場多點開花
凌晨一點的新疆霍爾果斯公路口岸,仍然燈火通明,一輛輛國產商品車整齊排隊,等待通關后銷往海外。據霍爾果斯海關統計,2024年該口岸共計出口汽車42.1萬輛,與上一年度相比,增幅高達38.6%。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出口陸路通道,霍爾果斯口岸見證了我國汽車整車出口量的迅猛增長。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數據顯示,5月中國汽車出口55.1萬輛,環比增長6.6%,同比增長14.5%;1至5月汽車出口249萬輛,同比增長7.9%。其中,5月新能源汽車出口21.2萬輛,同比增長1.2倍;1至5月新能源汽車出口85.5萬輛,同比增長64.6%。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當前,我國汽車行業整體運行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市場活力不斷釋放?!?月汽車出口增速有明顯的提升,環比同比雙增。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速是一大亮點,也拉動了汽車整體出口情況?!?/p>
從出口目的地來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指出,5月我國整車出口較去年同期增量提升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阿聯酋、墨西哥、澳大利亞、菲律賓、哈薩克斯坦。2025年中東市場成為汽車出口增量的核心市場。
“中國汽車出口正在從過去的中南美洲占比較高和東南亞以及南亞等亞洲其它地區表現較強,逐步轉向目前的以中南美、中東表現相對較強的特征。尤其是在近期,中東、中南美等地區相對去年都表現相對較強?!贝迻|樹表示。
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汽車出口量的持續增長,是內外因素共同促進的結果。
“一方面,中國品牌汽車質量與品牌建設獲得進步,產品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行業新車總體質量PPH(Problems Per Hundred,即每百輛新車故障數)平均數值為153,對比2023年的181出現了下降,質量表現提升。同時,‘碳達峰’背景下,全球汽車行業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轉型。國內外消費市場對電動汽車需求均不斷增長,亞洲、拉美等地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的新引擎。”劉艷說。
本土化戰略縱深推進
產業鏈企業協同出海
在中國汽車品牌加速走向世界的趨勢之下,相關企業不局限于單純的產品出口,也在積極推進更加全面的全球化布局。
“此前,比亞迪宣布在匈牙利設立歐洲總部,承載銷售與售后、車輛認證及測試、車型本地化設計與功能開發三大核心職能。目前比亞迪位于泰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工廠均已竣工投產,位于巴西和匈牙利的生產基地也將在未來投產運行。從目前來看,海外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出口的趨勢會持續向好,我們也非常期待今年的海外市場表現?!北葋喌舷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
上汽集團也發布了海外戰略3.0“Glocal戰略”,即“全球+本土”的組合戰略?!熬唧w到不同的市場,上汽會推出不同的‘出?!呗?。在東南亞市場,上汽將深化東盟本地化合作,籌建KD工廠;在拉美、中東、澳新市場,圍繞全面Local化的戰略導向,不斷深耕本土;在非洲市場,以埃及、摩洛哥、南非為戰略支點,以點帶面,區域聯動?!鄙掀瘓F總裁賈健旭說。
除了整車品牌,我國汽車產業鏈也正在進一步加強協同,共同推動全球汽車市場新格局的形成。
聯通智網科技解決方案與交付部總經理白樺對記者表示,聯通作為通信運營商,在全球多個國家有所部署,隨著中國汽車品牌走向全球的步伐加快,聯通智網科技也正在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與車企攜手探索海外本土化戰略。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目前已經實現了全球領先,但智能化能力的落地和應用離不開通訊系統的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出海已進入深度本地化階段,這就對于汽車產業鏈的攜手出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樺表示,聯通智網科技在41個國家擁有本地團隊,開發了服務于中國汽車企業的海外運營管理平臺、通訊管理平臺、云管理平臺、車聯網平臺等,滿足汽車出海特別是智能化汽車出海的定制化需求。
挑戰與機遇并存
需加強多領域合作
盡管中國車企在出海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多方面多領域的合作。
白樺認為,參考其他國家的過往路徑,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不是僅靠車企單打獨斗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整條產業鏈的協同合作?!爸袊囀钦麄€產業鏈出海的先鋒。中國汽車的產業鏈要與車企同步出海,通過協調性的布局安排,為中國汽車在海外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依托,最終實現中國汽車產業與全球的深度擁抱?!?/p>
“海外本土化布局是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選擇,對中國汽車走向全球具有多重意義?!眲⑵G表示,面對當前國際形勢以及技術標準與合規體系差異等挑戰,中國汽車產業需要進一步加強與當地合作,持續推動海外本土化發展。
“除了通過技術授權、合資建廠等方式,利用當地資源,規避貿易風險,企業自身也需要深入研究目標市場認證、準入標準和法規,進行適應當地化的產品設計和技術研發,積極參與國際和當地的相關標準制定和技術交流活動,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接軌,提升在全球汽車產業的話語權?!眲⑵G認為。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發展(上海)論壇上指出,中國的汽車產業在海外深度本土化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對當地的經濟、市場、產業等各個領域產生影響。在這種新的環境下,中國汽車產業特別是整車企業如何更好地在海外發展,是汽車產業全球合作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
“要利用好中國豐富的、每年數以百計的新整車車型,加上中國比較完備的、以新能源智能化為主的增量供應鏈,與世界汽車市場和世界其他國家的汽車產業實現無縫鏈接。一方面,讓中國的優勢能夠更好地賦能全球汽車市場和汽車產業,另一方面,讓其他國家、其他地區能夠快速地發展本土的汽車工業,甚至打造本土自有汽車品牌,進而實現資源互補和互利共贏?!睆堄纻フ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