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新變化!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王軍2025-05-13 22:27

    2024年四季度以來,權益市場整體呈現回暖走勢,可轉債市場的退出路徑出現新的變化。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2024年上半年,由于市場行情比較低迷,以強贖方式退出的轉債占比為52.94%,2024年下半年,在正股價格攀升、政策利好疊加的推動下,轉債強贖退出比例提升至64%。今年以來,轉債強贖退出比例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已接近70%。

    多位受訪人士指出,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保持穩定走勢,是可轉債市場提前贖回現象增多的重要背景,也為存量可轉債估值提升和活力改善創造有利條件。可轉債強贖案例增多,將進一步提升轉債市場的吸引力,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轉債市場。

    強贖占比提升至70%

    5月8日,博杰轉債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結算的數據,截至贖回登記日收市后,博杰轉債尚有8445張未轉股,贖回價格為100.70元/張,共計支付贖回款85.04萬元。贖回完成后,博杰轉債將不再流通或交易,并自5月8日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摘牌。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49只轉債從交易所摘牌。從轉債退出方式來看,今年以來,轉債市場以強贖方式退出的占比明顯提升。數據顯示,在目前已從交易所摘牌的可轉債中,有34只可轉債因觸發提前贖回條款退出了轉債市場,占比達到69.39%。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3只退出轉債市場的可轉債中,有70只可轉債以強贖方式退出,占比達到95.89%。不過,隨著行情的震蕩調整,轉債市場以強贖方式退出的概率也在下降。2021年,83只退出轉債市場的可轉債中,也是70只可轉債以強贖方式退出,但占比降至84.34%。2022年可轉債市場以強贖方式退出的比例進一步下降至72.22%,2023年的占比再降至71.93%。

    2024年,由于A股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可轉債的退出方式出現較大變化。當年84只從轉債市場退出的可轉債中,只有50只以強贖方式退出。其中,多數以強贖方式退出的可轉債的退出時間為2024年下半年。

    根據轉債的條款設定,轉債在完整的生命周期內主要會通過轉股、回售或者到期的方式結束。投資者會根據不同階段、不同條款觸發的情形,選擇最優的方式結束轉債。暢力資產董事長寶曉輝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近期轉債強贖概率提升主要受以下兩個方面因素推動:

    首先,權益市場整體景氣度延續,自去年9月24日出臺的一攬子經濟增量政策以來,資本市場情緒明顯好轉,權益市場持續表現強勢,而隨著權益市場的走牛,由于可轉債的轉股價格是固定的,正股價格的上漲會使可轉債的轉股價值提升,當正股價格持續高于轉債當期轉股價格,達到強贖條件的轉債數量就會增加。

    其次,是上市公司的自身意愿,因為就可轉債的發展歷史來說,上市公司之所以發行可轉債,就是為了自身融資,而從可轉債最后的去向來說,也大多是轉成了股票,上市公司通過可轉債強制贖回促使投資者將可轉債轉換為股票,從而將債務轉變為股權,減少公司未來的財務成本和償債壓力。

    “在現在再融資收緊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希望通過強贖轉債來壓降財務杠桿,為未來融資留足空間。”寶曉輝說道。

    存量規模不斷收縮

    在一級市場發行未明顯放量,同時強贖退出增加及到期規模上升的背景下,可轉債市場的存量規模不斷收縮。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存量轉債的數量不足500只,規模也不足7000億元。與2023年末超8700億元的規模對比,近年來可轉債市場的規模出現明顯收縮。

    轉債市場規模收縮,意味著債市中可投資的標的減少,將影響不少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可轉債供給未出現大幅提升的前提下,二級轉債市場規模壓縮,利好存量轉債的估值。在市場回調時,由于轉債的“稀缺性”和目前低利率環境下的機構欠配邏輯,轉債市場的支撐性則會更強。

    此外,轉債強勢帶來的賺錢效應,為固收+類產品帶來增量資金,從而為債券整體市場估值抬升帶來增量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于多只銀行轉債退出,AAA級轉債的規模收縮更為明顯。數據顯示,2022年末,AAA級可轉債的規模曾接近4200億元,截至5月12日的規模降至2624.46億元。

    “最近幾年市場利率在下跌,市場對銀行轉債等大額高評級優質底倉券追求更多。不過,由于AAA級轉債規模不斷減少,投資者需要重新調整投資策略,尋找其他替代投資機會。”寶曉輝表示,由于供需失衡,優質轉債的“稀缺性”會逐漸突顯,在轉債市場逐漸萎縮的情況下,供給減少而需求相對穩定會改變市場的供需關系,市場資金會推動市場對剩余轉債的估值提升。

    面對當前轉債市場規模收縮問題,寶曉輝認為,可以適當放寬對上市公司轉債發行的限制,降低相關門檻,提高其發行轉債的意愿。此外,適當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新的轉債產品或交易機制也會有助于改善可轉債規模收縮問題。比如,可以推出更多的轉債ETF產品、轉債期貨或期權等衍生品,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選擇和風險管理工具,吸引更多資金進入轉債市場。

    市場吸引力有望增強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上證指數自年初以來累計上漲0.69%,而同期的中證轉債指數上漲了3.86%。轉債市場的表現明顯超越了同期大盤。

    可轉債具有獨特的收益風險特征,具有收益“上不封頂、下有托底”的特點。對于當前的轉債市場,招商證券研究指出,從當前轉債市場的絕對價格水平看,三種風格的轉債價格中位數分別為股性136.29元、平衡123.20元和債性113.45元,全市場價格中位數為119.23元。目前,平衡和債性風格的轉債價格處于中長期視角下的中性點位,而股性轉債的價格仍然偏低,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招商證券認為,近年來轉債市場供給整體減弱,而在低利率環境下,未來企業借助轉債融資的動力可能下降,疊加存量轉債到期影響,從供給層面看未來對轉債估值可能有所推動。

    “強贖概率的提升將促使轉債實現轉股退出,降低轉債市場的存量規模,從而為轉債市場創造估值提升和增量資金進入的機會。”排排網財富理財師姚旭升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觸發強贖過程的轉債漲幅和賺錢效應往往比較可觀,這為轉債市場吸引更多資金創造了條件。在純債機會不多、股市波動較大的背景下,轉債相比其他投資方式展現出更好的投資性價比,從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轉債市場。

    中信建投表示,雖然轉債資產經歷4月上旬調整后已經取得明顯修復,但當下轉債的價格中樞所隱含的回報率,相對純債資產,依然具備較好性價比。整體而言,依然建議配置型資金依據價格中樞的波動調整持倉。

    ?校對:王錦程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日本污污ww网站一区 |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 手机看片福利在线|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美女图片在线视频精品播放| 国产破处在线观看| japanese日本熟妇多毛|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卡乱码 | www.尤物.com| 日本人成18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北岛玲| 色yeye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一级黄色在线看|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动漫版|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蜜桃成熟时1997在线看免费看|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日本免费看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男生肌肌捅女生肌肌视频| 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鬼色|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日韩欧美亚洲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特大巨黑人吊性xxx视频| 再深点灬舒服灬在快点视频|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上课公然调教h|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