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昔日較為知名的上市企業面臨從A股市場退市摘牌的窘境,令人不勝唏噓。
其中一家為區域連鎖商超龍頭人人樂。人人樂近日收到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稱因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的首個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4.04億元,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且財務報告內部控制也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深交所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人人樂是國內一家較為知名的商超連鎖企業,曾為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作為發端于深圳的商超連鎖企業,人人樂在不少“老深圳人”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曾連續多年營收超百億元。
但是從2013年開始,人人樂營收開始逐年萎縮,2017年營收跌破百億元,至2024年營收已跌至14.3億元,較歷史高峰萎縮近九成。隨著營收持續下滑,人人樂近年也頻頻陷入虧損,使得公司凈資產總體持續減少,最終變為負值。
實際上,昔日的知名上市企業走向退市的情形也并非孤例。無獨有偶,近日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鵬博士也收到擬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先告知書。對于不少老股民而言,鵬博士可謂耳熟能詳,其于1994年上市,如今上市時間已超過30年。鵬博士也曾風光無限,據其官網介紹,公司連續9年蟬聯“互聯網百強企業”榜單,擁有全國范圍的全業務增值電信資質。鵬博士旗下的寬帶業務對于京滬不少居民而言也不陌生。
數據顯示,鵬博士市值最高時曾一度超過600億元,如今則僅剩下約10億元,累計已經縮水超過98%。
此外,最近一年時間里,昔日首富黃光裕旗下的*ST美訊(國美通訊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昔日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廣匯汽車也最終走向退市。
復盤上述企業走向退市的過程,可以發現,很多是在社會經濟與時代變革大潮中,或未能辨明未來發展方向,或面對時代變化無法招架,在產品和服務上未能跟上變化,不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比如人人樂在面對電商大潮沖擊的過程中,其傳統賣場模式難以抵御沖擊,又遲遲未找到有效的新增長點和創新點應對變化;鵬博士的一些業務在基礎服務商降費與寬帶行業價格戰的大背景下,一時顯得難以招架。一些運營商的寬帶讓消費者免費使用一段時間的銷售策略,對鵬博士的寬帶業務更是一度形成“降維打擊”。
上述昔日知名上市公司走向退市或面臨退市的案例,也反映出資本市場殘酷的一面,即企業一旦因未能適應時代的變化而陷入經營困境,首先就可能被資本市場淘汰,隨之甚至可能面企業存亡危機。這也提醒作為市場經營主體的企業要時刻居安思危,不可躺在“舒適區”,要持續鞏固和加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產品要以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為核心,商業模式也需要及時跟上時代步伐,甚至引領潮流,盡量做到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當然,對于投資者而言,對一些知名企業,更不可盲目迷信,投資者要根據最新的實際情況不斷動態評估相關企業的投資價值和安全邊際。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