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中國平安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在平安(深圳)金融教育培訓中心舉行。
上百位投資者從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奔赴而來,向管理層拋出一連串問題與建議,相關問題包括發債融資、投資戰略、股價與分紅、科技布局等。
股東大會收尾時,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表示,“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股東大會。管理層總共回應了29個問題,比起去年股東大會的16個,有明顯進步。我們是股東的打工仔,要向股東做好匯報。”
分紅水平在上市險企中具有明顯優勢
歷次股東大會,股價與分紅均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此次股東大會,甚至有個人股東詢問,中國平安能否嘗試開啟季度分紅?
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付欣回應稱,公司注重股東回報,過去超過十年的年度分紅均實現持續增長,公司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超過4000億元。穩健的業績是公司持續分紅回報投資者的有力支撐。整體來看,公司盈利能力和分紅水平在上市險企中具有明顯優勢。
數據顯示,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中國平安分紅總額最高。據悉,中國平安擬派發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現金1.62元,全年股息為每股現金2.55元,同比增長近5%,年度現金分紅總額461.74億元。按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計算,現金分紅比例為36.5%。
至于中國平安未來分紅金額能否繼續增長?付欣表示,核心業績的穩健性是中國平安保持持續分紅的底氣。從業績表現來看,中國平安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均實現穩健增長。同時,公司核心的壽險業務NBV(新業務價值)實現高速增長,其價值將會持續體現在利潤和業績回報上。此外,對于投資者呼吁的增加季度分紅等建議,付欣表示公司管理層會認真進行研究和決策。
亦有個別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對中國平安股價表達不滿。付欣回應稱,管理層同意平安股價被低估的說法。“判斷一個公司的價值需要看行業、看公司、看價格。行業方面,壽險進入黃金期;公司方面,近年經營穩健;價格方面,平安估值處于歷史低位,股息率比較穩定。管理層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
中國平安董事會秘書盛瑞生也在股東大會上強調:“平安集團的管理層非常重視市值管理,把它當作我們的核心工作之一。”
回應500億元債券融資計劃
不久之前,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單獨持有本公司2.52%股份的股東商發控股有限公司在2025年4月24日提出臨時提案并書面提交股東會召集人,為了滿足公司長期穩定發展的需求,優化資本結構,調整公司債務結構,降低財務融資成本,公司擬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債務融資,在境內一次或分多次發行本金不超(含)500 億元人民幣債券融資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資本補充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及其他監管機構許可發行的境內人民幣債券融資工具,不包括可轉債。
此次股東大會管理層也對此作出回應,平安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債務融資,在低利率環境中,此舉有助于提升集團未來的資本靈活性,也有助于提升資本回報ROE。
馬明哲則補充回應道,“管理層珍惜股東每一分錢,希望資本可以發揮最大的價值。金融行業與醫療行業的發展前景都很好,資本規劃需要兼顧不同時期,管理層也希望在資本的籌集和使用方面可以兼顧各方面意見。”
回應AI進展
此次股東大會,中國平安管理層用詳實數據回應了股東對其AI進展的關注。
中國平安執行董事郭曉濤稱,中國平安對科技、AI的投入已持續超15年。早在2017年,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就曾在內部高層會議上提出,人工智能時代有四大關鍵因素:數據、算法、算力、場景,在數據和場景兩個方面平安具備核心優勢。
數據方面,平安多年來構建了“953”AI科技底座,即9大數據庫、5大實驗室和3大科技公司,9大數據庫包括5大醫療數據庫和4大技術服務。場景方面,平安集團在綜合金融方面有全面的技術牌照,每6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平安客戶。醫療服務方面,平安服務了大量健康醫療的客戶,擁有全行業最豐富、最廣泛的公益產品。算力方面,公司一年利潤超千億,可以大量投入科技領域。
馬明哲補充談到,人工智能已在平安主業的各個環節全面鋪開,如2024年,中國平安AI座席服務量約18.4億次,覆蓋平安80%的客服總量;風控及計算領域,人工智能打開了一個天窗,讓公司能夠更精準地定價;營銷領域,業務人員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高效地出具方案。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