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猛漲,現貨黃金已經突破3300美金/盎司,最高攀升至3357.01美元/盎司。伴隨金價持續飆升,國內多只黃金ETF于近日緊急發布公告,暫停申購和贖回業務,并提示投資者關注短期交易風險。今年國際金價漲幅已經達到26.25%,成為今年最好的投資品,沒有之一。黃金ETF回報也水漲船高,目前場內20只黃金ETF年內凈值平均漲幅為27.7%,合計規模已超1442億元,較2024年底已經翻倍。
多家機構提示投資風險
4月16日,嘉實基金公告,嘉實上海金ETF發起聯接暫停大額申購,以保障基金業績與投資者利益。
公告指出,自2024年4月18日起,嘉實上海金ETF發起聯接的單個開放日每個基金賬戶的累計申購(含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金額不得超過100萬元。如投資者提交的申購金額超過100萬元,嘉實基金將有權拒絕相關申請。
嘉實基金表示,此次暫停大額申購的決定旨在控制基金的規模,確保基金的投資策略得以有效執行,降低投資風險,從而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同時,通過控制規模,嘉實基金能夠更好地管理基金資產,優化投資組合,提高基金的整體業績。
永贏基金4月16日發布公告稱,永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將于4月18日起暫停申購、贖回、轉換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的公告。此外,國泰基金、華夏基金、華安基金旗下的黃金股ETF也均在4月15日發布相關公告。
“限購主要是因為黃金今年的漲幅明顯,相關ETF產品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資金流入速度遠超資產配置節奏,需防范因申贖波動導致的凈值偏差風險。”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表示。
除了基金公司之外,多家銀行也發布關于貴金屬業務市場風險提示的公告,提醒投資者提高貴金屬業務的風險防范意識,理性投資。 4月14日,建設銀行在官網發布《關于近期貴金屬業務市場風險提示的公告》稱,近期國內外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市場風險提升。請投資者提高貴金屬業務的風險防范意識,合理控制倉位,及時關注持倉情況和保證金余額變化情況,理性投資。這已經是建設銀行近一個月的第二次風險提示了,此前3月下旬,也曾發布過類似提示。
此外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也都給出類似提示。3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也要求會員單位提示投資者“合理控制倉位”,做好風險預案。
華爾街急速“撕報告”
黃金價格早早完成了今年的KPI。華爾街雖然連續“撕報告”,但是仍趕不上黃金上漲的速度。4月11日高盛再度上調黃金的價格,高盛Lina Thomas團隊將2025年底金價目標從3300美元/盎司提高至3700美元/盎司,并預計交易區間為3650-3950美元。這一調整反映了央行購金力度超預期、衰退風險增加對ETF流入的提振,以及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獨特地位。而在極端情況下,如果央行需求持續升至110噸/月,ETF持有量反彈至疫情時期水平,投機性頭寸達到歷史范圍頂部,黃金甚至可能觸及4500美元/盎司。然而,這樣的情景被視為低概率事件。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各國央行增加黃金儲備和投資者買入黃金是推升國際金價的兩大主要因素,在美聯儲降息背景下,國際金價受到更多有利因素支持。目前實物需求穩定,預計資金流入ETF可能剛剛開始,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國際金價可能升至3300~3400美元/盎司。
花旗集團大宗商品研究部全球主管馬克斯·萊頓表示,預計國際金價可能繼續上漲。推動黃金牛市的基本面因素仍然存在,并可能繼續推動國際金價一路上漲,從目前情況來看,未來幾個月國際金價或將升至3200美元/盎司。如果美國經濟增長情況轉差,更令人擔憂,國際金價則可能會升至3500美元/盎司。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分析美國關稅政策對市場影響時認為,黃金有望進一步上漲,主要受到實際利率下降、美元疲軟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等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中黃金價格漲幅已達40%,當前估值處于較高水平。
資金在加速流入黃金市場,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3月全球黃金ETF流入勢頭正旺,連續第四個月實現流入。3月,全球實物黃金ETF強勢流入約86億美元,推動一季度流入總金額達210億美元(226噸),創下歷史第二高季度紀錄。
其中,北美地區3月流入約65億美元,占當月全球黃金ETF需求的76%。金價強勢上漲、美元走軟、關稅政策和沖突局勢的不確定性為黃金提供持續支撐。亞洲地區3月流入約9.4億美元,中國和日本主導了3月的需求增長。
根據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中國3月末黃金儲備報7370萬盎司(2292.33噸),較2月末7361萬盎司(2289.53噸)增加9萬盎司(2.8噸),已經連續5個月購買黃金。除了中國央行購金外,中國頭部保險公司的資產公司也已經開始購買黃金投資的操作。
不過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當周,投機者持有的COMEX黃金凈多頭頭寸減少了38088手合約,降至138465手合約,創下13個月以來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