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臧曉松
上半年機器人板塊持續火熱,隨著半年報陸續披露,相關個股的“含金量”也逐漸揭曉。多家機器人產業鏈上市公司利潤翻倍,但也有公司擴大虧損。作為新晉機器人概念股、今年以來A股市場首個10倍股,上緯新材8月7日晚間披露,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2.91%。
上緯新材8月7日晚間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4億元,同比增長12.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90.04萬元,同比下降32.91%。
上緯新材在半年報中也提及智元機器人即將入主事宜。根據早前公告,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智元機器人運營主體)及其核心團隊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平臺,擬至少收購上緯新材合計63.62%股份。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鄧泰華,核心團隊包括稚暉君等。
本次交易如成功落地,有望成為新“國九條”和“并購六條”實施以來,新質生產力企業在A股的標志性收購案例,也是具身智能企業在科創板的首單收購案例。上緯新材股票復牌后,隨即迎來十連板,此后股價繼續攀升,至7月28日午間收盤創歷史新高,成為A股年內首個10倍股。
在這期間,上緯新材提示風險,但市場依舊高熱不退。8月5日,上緯新材開盤后迅速拉升,并在尾盤封住漲停,股價達到110.48元/股,總市值飆至446億元,再次刷新10倍股紀錄,成為A股市場年內首個15倍股。
8月5日晚間,上緯新材再次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目前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已嚴重脫離基本面;如公司股價進一步上漲,公司可能再次申請連續停牌核查。
上交所也發布情況通報稱,部分投資者在交易上緯新材股票過程中存在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秩序、誤導投資者正常交易決策的異常交易行為,上交所依規對相關投資者采取了暫停賬戶交易的自律監管措施。
經歷8月6日的跌停后,上緯新材8月7日股價漲幅3.93%,當日成交額達到16.05億元,最新總市值為370.5億元。
今年上半年,我國機器人產業持續繁榮,產業鏈上的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取得大幅增長。
天奇股份預計上半年盈利5000萬元至6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63.68%至176.42%。報告期內,公司智能裝備業務處于多項目密集履約階段,國內外業務雙輪驅動,帶動該板塊營收及凈利潤同比提升。
寧波韻升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9000萬元至1.3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33.55%至250.33%。報告期內,公司以客戶為中心,深耕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工業和其他應用領域,搶抓新項目機遇,優化業務結構,實現凈利潤增速高于營業收入增速。
瑞芯微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20.45億元,同比增長約64%;預計凈利潤為5.20億元至5.40億元,同比增長185%至195%。報告期內,公司在汽車、工業控制、機器視覺及各類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持續擴張,為后續的滲透與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三花智控預計上半年盈利18.93億元至22.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至50%。三花智控此前在4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提到,公司仿生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業務進展順利,核心部件包括伺服電機、減速機構、編碼器及傳感器等。公司目前全方面配合客戶產品研發、試制、迭代并最終實現量產落地,仿生機器人業務的目標是成為公司第三大核心增長點。
不過,并非所有機器人產業鏈公司都迎來業績飄紅。作為工業機器人及焊接設備領域的廠商,凱爾達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16億元,同比下降1.81%,歸母凈利潤236.5萬元,同比下降89.94%。公司表示,利潤下滑是公司增加研發投入、存貨跌價準備同比增加等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