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5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爆料,美國兩大銀行巨頭摩根大通與美國銀行此前曾拒絕為其提供存款服務。
“我認為,他們歧視我,或許更嚴重的是,他們還歧視許多保守派人士。”特朗普直言,“我有數億美元,名下眾多賬戶都存滿了現金……可(摩根大通)卻告訴我,‘我們不能為您提供服務,您有20天時間把錢轉走。’”
特朗普進一步透露,后續嘗試在美國銀行辦理存款時同樣遭拒,最終只能選擇將現金分散存放。“最后,我只能求助于各地的小銀行……這里存1000萬,那里存1000萬……”
此番言論發布后,兩家銀行股價在當日午后交易時段均出現逾1%的跌幅。
或發布行政令
特朗普的控訴再度引燃關于保守派客戶被拒絕開戶的爭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政府正準備一項行政令,擬指示監管機構核查金融機構是否存在因政治原因拒絕客戶,進而違反平等信貸機會法、反壟斷法或消費者金融保護法等行為;若證實存在出于政治動機拋棄客戶的行為,將對違規者施以罰款、達成同意書及其他紀律處分。
一位業內消息人士透露,該行政令或于當地時間8月6日正式公布。但至截稿時,白宮尚未作出回應。
針對特朗普的控訴,摩根大通回應稱:“我們不會因政治原因關閉賬戶,且認同特朗普總統關于監管改革迫在眉睫的觀點。”該行同時表示,“我們贊賞白宮為解決這一問題所采取的行動,并期待與之合作妥善處理此事。”
美國銀行也表態稱,歡迎政府為澄清相關政策所做的努力,并表示“我們已提交詳細建議,且將繼續與政府及國會協作,推動完善監管框架”。
事實上,今年1月,特朗普就曾強烈指責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布萊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和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稱他們拒絕為保守派提供服務。但兩家銀行均予以否認。
今年3月,特朗普集團對美國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提起訴訟,稱該銀行在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發生數月后,不當關閉了其300多個賬戶。而第一資本金融公司并不認可這一說法。
此外,一些保守派人士、加密貨幣行業高管及宗教組織也曾聲稱,遭到美國大型金融機構不公平地“拒絕服務”。同樣,銀行方面否認會因客戶的政治立場或宗教信仰拒絕服務,同時強調其必須遵守旨在防范金融犯罪的聯邦法律(包括1970年的銀行保密法)。在加密貨幣等被視為洗錢或欺詐風險較高的行業領域,銀行也面臨著較大的監管壓力。
“聲譽風險”之爭
在特朗普看來,銀行拒絕接受他的存款,表明拜登政府曾鼓勵監管機構“搞垮特朗普”。不過他并未提供相關證據。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監管機構有權以“聲譽風險”為由對銀行的決策進行審查。而自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美聯儲已于6月宣布,將要求監管人員在審查銀行時不再考量聲譽風險——這一指標長期以來都是銀行業抱怨的焦點。
銀行界始終認為,任何關于“拒絕客戶”的不滿都應指向監管機構。他們指出,繁瑣的法規與過于激進的監管人員,已成為阻礙其開展部分業務的障礙。銀行業組織“銀行政策研究所”表示:“問題的核心在于監管過度與監管自由裁量權。”
另有消息人士稱,由于特朗普涉及法律糾紛,銀行在與其開展業務時面臨巨大的審查壓力,不得不對聲譽風險進行審慎權衡。不過,摩根大通與特朗普家族成員的銀行業務關系已延續多年,目前仍在正常維系,且該銀行還為多個與特朗普相關的競選賬戶提供服務。
富國銀行分析師邁克·梅奧(Mike Mayo)表示:“白宮此舉的核心意圖是明確告知銀行,不得以監管規定為由拒絕提供貸款或服務。銀行完全可以依據常規的承銷標準拒絕服務,但不能將責任推給監管機構,更不能以‘聲譽風險’為借口。”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銀行已圍繞“拒絕客戶”問題展開討論,并針對可能出臺的行政令進行了多方面的情景評估。同時,銀行還期待政府能修訂反洗錢相關法律,因為他們認為一些法律已明顯過時,且給行業帶來了過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