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本市場回暖,公募基金分紅力度正持續加大。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合計分紅4135次,分紅總額達1446.35億元,同比增幅達39.32%。其中,權益類基金(包括股票型與混合型基金)分紅總額同比提升約2.5倍,達346.46億元。
從分紅結構來看,債券型基金繼續占據分紅主力地位。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合計分紅3242次,分紅總額達1037.43億元,占所有基金分紅總額的71.73%,同比增幅15.89%。
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陳宇恒表示,在低利率環境下,債券型基金通過高頻次分紅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其工具屬性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權益類基金的分紅總額顯著提升,成為今年以來分紅結構的最大亮點。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共分紅752次,分紅總額達346.46億元,占所有基金分紅總額的24%。其中,股票型基金分紅296.60億元,混合型基金分紅49.86億元,分別貢獻權益類基金分紅總額的85.6%和14.4%。與去年同期相比,權益類基金的分紅金額同比增幅達251%。
值得關注的是,被動指數型基金成為權益類基金分紅的核心力量。年內分紅超10億元的9只基金中,6只為股票型被動指數基金,分別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和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
深圳市融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OF基金經理李春瑜表示,指數基金規模擴張與盈利能力提升是分紅激增的關鍵。隨著A股市場持續回暖,股指上行推動基金凈值增長,可分配利潤積累為分紅奠定基礎。同時,產品類型的結構性變化,如ETF等工具型產品占比的提升,進一步增強了分紅的持續性與規模效應。
此外,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與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也表現亮眼。年內公募REITs共分紅81次,分紅總額為53.95億元;QDII基金年內合計分紅41次,分紅總額為8.3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104.54%。
從單只基金分紅金額來看,今年以來有336只基金的分紅金額超過1億元,數量同比增長20%。
陳宇恒表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分紅力度加大,不僅體現了市場環境改善下基金盈利能力的增強,也反映了基金公司在提升投資者體驗、踐行長期投資理念方面的積極努力。對于投資者而言,基金分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的運作情況和投資價值。在市場波動中,合理的分紅安排有助于投資者實現“落袋為安”,同時也為基金的穩健運作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