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在“反內卷”預期帶動下,國內期貨市場相當火爆。
中國期貨業協會(下稱“中期協”)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以單邊計算,7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10.59億手,成交額為71.3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89%和36.03%。
1~7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51.35億手,累計成交額為411.0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11%和23.09%。
廣期所成交量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各主要期交所7月交易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廣期所的增幅最為明顯。
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7月成交量為2.29億手,成交額為19.57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1.64%和27.45%,同比分別增長13.23%和2.19%。7月末上海期貨交易所持倉總量為1143.51萬手,較6月末下降2.33%。
1~7月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13.3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34.9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15%和21.76%,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5.9%和32.83%。
鄭州商品交易所7月成交量為4.01億手,成交額為10.33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7.87%和14.48%,同比分別增長58.46%和23.26%。7月末鄭州商品交易所持倉總量為1675.65萬手,較6月末增長1.93%。
1~7月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17.85億手,累計成交額為52.2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05%和5.81%,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4.77%和12.72%。
大連商品交易所7月成交量為2.74億手,成交額為11.46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5.85%和16.07%,同比分別增長33.24%和33.18%。7月末大連商品交易所持倉總量為1849.76萬手,較6月末增長6.35%。
前7個月大連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15.07億手,累計成交額為58.3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35%和4.09%,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9.35%和14.19%。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7月成交量為2515.99萬手,成交額為20.64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38%和28.95%,同比分別增長35.11%和64.79%。7月末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持倉總量為217.68萬手,較上月末增長7.35%。
前7個月中金所累計成交量為1.61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33.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86%和43.4%,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14%和32.4%。
廣州期貨交易所7月成交量為1.15億手,成交額為6.54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10.88%和9.16%,同比分別增長513.26%和597.73%。7月末廣州期貨交易所持倉總量為283.24萬手,較6月末增長37.98%。
1~7月廣期所累計成交量為2.49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2.3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78%和109.53%,分別占全國市場的4.84%和3.01%。
玻璃、純堿、多晶硅等交投活躍
截至2025年7月底,我國共上市期貨期權品種152個。7月,玻璃、純堿、多晶硅等品種受到市場追捧。
按照成交額統計,7月排名各商品期貨交易所前三的品種分別為上期所的黃金、白銀、原油,鄭商所的純堿、玻璃、燒堿,大商所的焦煤、棕櫚油、豆粕,廣期所的多晶硅期貨、碳酸鋰期貨、工業硅期貨;按照成交量統計,排名各交易所前三的品種分別為上期所的螺紋鋼、白銀、熱軋卷板,鄭商所的玻璃、純堿、PTA,大商所的焦煤、豆粕、聚氯乙烯,廣期所的工業硅期貨、多晶硅期貨、碳酸鋰期貨。中金所成交金額排名前三的品種分別是中證1000股指期貨、30年期國債期貨、滬深300股指期貨。
其中,多晶硅期貨7月成交量為2547.05萬手,環比增長484.69%;玻璃期貨7月成交8019.01萬手,同比增長330.97%,環比增長130.5%;純堿期貨7月成交量為7720.28萬手,同比增長113.67%,環比增長135.91%。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