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30日母嬰概念股集體爆發。從7月30日收盤來看,陽光乳業、佛慈制藥、安正時尚、貝因美紛紛漲停,康泰醫學、騎士乳業漲幅也超過9%,潤陽科技、康芝藥業、彩虹集團、西部牧業漲幅居前。從5日漲幅來看,三元基因5日漲幅達36.17%,康泰醫學漲幅達35.81%,康芝藥業上漲34.6%,佛慈制藥上漲33.94%。
7月28日公布的《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提出,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補貼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
“育兒補貼是一項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政策,惠及面廣、發放穩定,是‘投資于人’的重要措施。”7月3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郭燕紅表示,具體實施中,對此前無育兒補貼、補貼范圍較小或標準低于國家標準的地區,需按國家補貼范圍和基礎標準統一執行;對已高于國家標準的地區,經評估備案后可繼續保持原有標準執行。
與此前地方普遍僅針對二孩、三孩的補貼政策不同,此次國家育兒補貼將一孩納入覆蓋范圍。
“一孩生育率過低是我國出生人口減少的癥結。”國金證券宏觀分析師宋雪濤指出,此次育兒補貼一孩、二孩、三孩均可領取,且標準相同,既體現了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也有助于針對少子化的問題“對癥下藥”。
除促進生育外,育兒補貼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同樣值得期待。郭燕紅認為,實施生育補貼有助于促進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添新動力。
宋雪濤表示,育兒補貼本質上是增加居民部門的轉移性收入,提高其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有研究表明,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顯著高于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預計年內育兒補貼的發放將提高對應家庭消費傾向0.2個百分點。
“育兒補貼或將推動權益市場風格轉變。對市場而言,相較于育兒補貼規模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政策對于擴大內需和‘投資于人’的積極態度,此次育兒補貼的落地有望成為市場風格切換的催化劑。”宋雪濤說。
根據同花順數據,A股母嬰股已經歷連續4年的調整期,近4年來,康希諾股價累計下跌86.61%,貝泰妮、康泰醫學股價下跌超七成,華大基因、孩子王等跌超三成。在港股市場,母嬰股之前同樣表現低迷,近4年來,港股貝康醫療-B股價累計下跌84.6%,錦欣生殖下跌78.6%,中國飛鶴下跌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