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機器人們,已完成從“表演藝術”到“實用技能”的質變。
“中國具身智能企業的商業化落地實踐,正引發全球投資界的高度關注?!?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下稱“WAIC 2025”)期間,來自硅谷的投資顧問瑪麗(Mary)在完成探館后向《國際金融報》作出這樣的總結。
作為深耕中國科技市場十余年的資深觀察者,這位常年往返于中美之間的投資專家特別強調:“中國具身智能賽道已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其強勁的產業化落地能力,已然成為吸引海外投資人高度關注的核心?!?/p>
無可否認,“具身智能”是過去兩年AI領域與投資圈的熱詞,亦是本屆WAIC的重點展示主題之一。作為具身智能的典型應用形態,人形機器人迎來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集體亮相——在逾7萬平方米的展館內,超150臺人形機器人同臺“登場”,場面蔚為壯觀。
在WAIC 2025現場,多位行業專家向記者分享了類似的觀點:如果說去年18臺人形機器人列隊迎賓的“十八羅漢”陣列還停留在概念展示階段,那么今年展會上,這些機器人已經完成了從“表演藝術”到“實用技能”的質變。
“去年的展示更像是一場科技時裝秀,而今年我們看到的是真正具備工作能力的產業工人?!币晃徊辉妇呙臋C器人企業高管在現場如此形容這一變化。如今,展臺之上,曾經整齊劃一卻略顯呆板的靜態陳列,已被充滿活力的動態展演所取代:這邊,機器人靈巧的手指正在完成精密裝配;那邊,另一臺機器人已開始流暢地進行物流分揀……
在智元機器人展臺,一位“全能員工”正同時勝任多個崗位:物流分揀場景中,他認真分辨不同顏色、重量、形態的軟包裝貨品,有條不紊地將貨品拿起、翻面、推至流水線;零售打包場景,這一具身機器人輕輕拿起白色棒球帽,隨后將其裝入紙袋內,再握住紙袋提手,遞給“消費者”;展臺另外一側,還有一位具身智能機器人拿起可樂,準確無誤遞至每個人手中。
秦銘蔚/攝
秦銘蔚/攝
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兼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機器人得以完成這些動作,主要是基于具身智能大模型,通過海量訓練數據,讓具身智能機器人形成了自主執行能力,這種能力是一種泛化的、可以通用的形式,而非沿固定軌跡進行。
與智元具身智能機器人一樣身兼數職的,還有銀河通用機器人。在倉儲場景,該機器人小心地搬起貨箱,隨后平穩地將貨箱移至指定位置進行堆垛。記者還親身體驗了這類人形機器人在零售場景的應用——展臺內,銀河通用打造的“無人便利店”里,貨架上密集陳列著瓶裝飲料、袋裝軟糖、罐裝薯片等商品。記者在交互屏上選定心儀產品后,機器人迅速移動到琳瑯滿目的貨架前,精準抓取商品并穩穩遞送到記者手中,整套流程流暢高效。
秦銘蔚/攝
而在銀河通用展臺不遠處,傅利葉將“具身智能康復港”搬來了現場。在這里,形態各異的具身機器人化身康復理療師,為現場觀眾提供導診咨詢、認知康復訓練、上肢康復訓練、運動功能重建以及遠程康復五大康復場景訓練體驗。記者在現場親身體驗了認知訓練項目:機器人會清晰發出動作指令,引導體驗者通過指認正確物品完成任務,訓練內容覆蓋顏色識別、物品分類、方位判斷等核心認知能力。
秦銘蔚/攝
走進傅利葉展臺,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坐”在展臺中央的、傅利葉即將發布的GRx系列第三代產品——GR-3。根據傅利葉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該公司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Care-bot,一改以往極簡工業風格的硬件設計,引入柔膚軟包覆材設計和全感交互系統,在功能迭代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機器人在陪伴與情緒交互維度的體驗邊界。
秦銘蔚/攝
“我們明顯感受到市場認知正在發生質的飛躍。”姚卯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去年很多客戶還停留在‘即插即用’的自動化思維,如今他們已深刻認識到:具身智能是一個需要雙向投入的數據驅動型系統?!?/p>
姚卯青詳細解釋道,這種認知升級體現在三個維度:首先,客戶理解了機器人需要在實際場景中進行持續訓練和迭代;其次,他們開始配合進行產線改造以適應機器人集成;最重要的是,客戶更愿意投入資金開展POC(概念驗證)測試,而非簡單追求“拿來即用”的解決方案。
據姚卯青透露,智元機器人目前線下量產的機器人已超2000臺,且挖掘出一些具備可行性、能夠充分發揮具身機器人大模型泛化能力的落地場景?!艾F在出來的團隊也很多了,很難說到底誰的能力比較強,最主要的方式是實戰檢驗。很多頭部公司,像智元做到一個比較高的估值水平,大家會看你的營收以及效果。下半年,具身智能行業會密集進入到真正的‘交卷’階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