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日前揭曉。
數據顯示,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公司在2024年的總營業(yè)收入達到14.2萬億美元(現匯率約合102萬億元人民幣),和上年比下降約2.7%;凈利潤達到7564億美元,增長約7%。
今年,《財富》中國500強的上榜營收門檻約為36.2億美元,較去年的門檻下降約3%。按美元計算,2024年中國的GDP總量達到18.75萬億美元,榜單中500家公司的收入總和約為中國當年GDP的四分之三。
新勢力集體躍升
榜單中,新勢力車企的集體躍升成為一大亮點。
比如賽力斯成為全榜排位躍升幅度最大的公司,位列第169位,較去年上升235位。該公司營收近201.77億美元,同比增長298.5%。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延續(xù)快速增長態(tài)勢、競爭愈加激烈的背景下,賽力斯深度綁定華為生態(tài),推出新車型,2024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
問界系列產品持續(xù)熱銷。零售數據顯示,去年問界M7銷量最高,為19.33萬輛;問界M9和問界M5次之,銷量分別為15.61萬輛和3.65萬輛。
產品加持下,賽力斯實現近五年來的首次扭虧,當期利潤為8.26億美元,成為繼特斯拉、比亞迪和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小米集團作為汽車領域新銳,今年入圍百強,排名從上年的102上升至第76位,其營收與凈利潤均實現超30%的同比增幅。
“蔚小理”三家新勢力車企也創(chuàng)下了新戰(zhàn)績。
其中,小鵬汽車排名351,較上年的452名提升了101個位次,營收達到56.8億美元,同比增長31.1%;理想汽車排名則從184位提升至171位,營收200.77億美元,對應同比增速為14.8%;蔚來集團則較上年上升43個位次至269名,對應營收91.36億美元,同比增長16.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連續(xù)四個月領跑新勢力銷量的零跑汽車首次上榜,位列第423名,其營收為44.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89%。
高增為新一年的發(fā)展建立了信心。今年3月的財報電話會上,零跑汽車高層立下“軍令狀”,稱2025年全年銷量將達到50萬—60萬輛,同時公司將力爭在2025年實現全年盈利。
吳典攝
傳統(tǒng)車企分化
傳統(tǒng)車企也各有亮點。
比亞迪從上年的第40位上升至第27位,營收和利潤分別實現26.9%和31.8%的同比增長,對應1080億美元、55.95億美元。
2024年,比亞迪全年銷量為427.21萬輛,同比增長了41.26%,是造車22年來銷量最高的一年,也首次問鼎國內銷量第一。汽車銷量增長是業(yè)績的主要引擎,有人曾粗略計算,去年比亞迪每天可以入賬21.29億元,一天凈賺1.1億元。
孫婉秋攝
吉利控股同樣保持上升勢頭,排名由第54位前進至第41位,營收同比增長13.6%,為798.9億美元,利潤則小幅增長2.8%。
去年,吉利控股新能源車爆發(fā)式增長,去年銷量88.8萬輛,同比增長92%。此外從該年第三季度起,吉利新能源車開始盈利,不再賠本賺吆喝。2025年,吉利全年總銷量要干到271萬輛,其中新能源車要沖擊150萬輛大關,新能源滲透率要達到55%以上。
長城汽車則從158位升至140位,營收同比增長14.9%,對應218億美元,利潤同比增長77.8%至17.64億美元。
“舍棄低效規(guī)模、聚焦高價值市場”的戰(zhàn)略導向下,長城去年全年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達到近31萬輛,同比增長37.13%,占公司總銷量的比重提升至25%以上。其中定位于高端越野市場的坦克品牌表現尤為亮眼,全年銷量23.22萬輛,同比增長42.57%,成為拉動公司利潤增長的重要引擎。
央國企車企則整體表現較為低迷,許多企業(yè)面臨營收利潤雙降的困境。
比如東風汽車排名從上年的第64位下滑至73位,營收減少10.9%,但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從去年虧損3.91億美元轉為盈利3.18億美元。
上汽集團、一汽集團和廣汽集團均遭遇業(yè)績滑坡,其中上汽從30位跌至38位,營收下滑17.1%,利潤驟降88.4%;一汽從35位降至43位,營收下降13.1%,利潤暴跌70.8%;廣汽排名從53位滑落至66位,營收減少21.5%,利潤暴跌168%。
在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北汽、奇瑞、宇通排名均有所上升。奇瑞汽車排名從100位升至59位,營收達到596.94億美元,同比增長52.7%,這主要得益于其海外表現——2024年出口汽車約114.5萬輛,同比增長21.4%。
同樣受益于海外市場的還有宇通客車,其排名從488位升至375位,營收同比增35.4%,利潤增幅為122.9%。數據顯示,2024年,宇通客車累計出口客車(3.5米以上)1.4萬輛,同比增長37.73%。
而北汽集團雖然排名提升5個座次至52名,但營收微降1%,利潤大幅下滑超七成。
吳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