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教育賽道迎來近期該領域內最大規模的單筆融資。
7月16日,界面新聞獨家獲悉,少兒編程教育公司小碼王完成D輪數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余杭區產業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及資本市場機構。
小碼王成立于2016年,其核心業務包括少兒編程培訓、編程教育工具的研發,以及與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國數千所中小學的合作,其線下直營校區已超70家,是線下規模最大的少兒編程培訓機構。
其中,少兒編程培訓業務主要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提供針對不同年齡段的編程課程。從啟蒙階段的Scratch編程,到中高級的Python、人工智能編程等,課程內容涵蓋基礎編程語言、算法與數據結構、機器學習等領域。
據該公司透露,融資后將加速推進核心戰略計劃,包括提升AI課程體系,融入更多AI應用場景,加深與杭州六小龍之間的合作;并擴大信奧教育布局,以及有計劃地進行校區數量上的擴張。
全面面向AI的編程教育
“我們在(杭州)余杭區辦公,當地很早就關注到我們的業務。”小碼王創始人王江有在接受界面新聞獨家專訪時提到,此次融資的達成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政策層面看,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對人工智能教育的推進力度。2025年,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學生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助推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發展。
“國家政策首先表明了態度,政府層面會加大對AI教育的投入,至少在教育十年規劃里,這都是核心方向。”王江有表示。
從投資角度來看,“政府基金對企業的審核標準比民營市場化基金要嚴格得多,尤其對企業的品質、安全性和穩健性要求非常高。”王江有稱。
在他看來,AI與編程之間本身具有高度融合的天然屬性。從技術維度來看,編程是AI+教育得以落地的底層支撐,AI的發展離不開編程,其實現依賴底層代碼。從能力維度來看,編程成為培養孩子面向AI時代未來能力的關鍵手段,是構建AI時代能力數字模型的優質載體。
“整個編程教育未來必然全面面向AI。”王江有向界面新聞回憶,公司創立之初,時逢2016年阿爾法狗擊敗圍棋九段選手事件,這讓團隊深刻意識到“未來就是AI時代”。
在課程體系中,早期小碼王以圖形化編程課程為主,側重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而如今,其課程中50%以上的內容已基于AI技術展開,涵蓋AI視覺識別、大數據抓取、AIGC應用等前沿領域。
“教學方法也在迭代,我們大量使用AI agent和AI助手作為工具,比如開設文生圖、文生視頻等課程,讓孩子直接駕馭AI工具。”王江有稱。
關于AI業態的布局,小碼王在G端(政府與學校)和C端(家庭用戶)均有涉及。在G端,其與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深度合作,為教育局和學校提供AI課程部署解決方案,并開展局校級的人工智能項目,這方面的投入還將持續加大。
在C端,其借助AI硬件技術拓展應用場景,例如與杭州“六小龍”之一的云深處科技合作,將可編程機器狗引入課程體系。據王江有透露,小碼王已采購數十條機器狗,目前這些硬件已經投入教學一線。
談及國內少兒編程教育的現狀時,王江有覺得問題核心在于國內教育太看重應試,“家長覺得學編程有用,往往是因為‘能升學’,否則就覺得沒必要。”這也是國內少兒編程滲透率不足5%,遠低于美國的44%的一大原因。
這種理念差異在“信奧教育”中尤為突出。信奧全稱為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這一被稱為“五大學科奧賽”之一的競賽,既是國家選拔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渠道,也因部分機構的過度營銷與家長的功利心態,陷入“升學捷徑”的輿論漩渦。
作為AI教育的高階形態,信奧競賽成績與升學政策的關聯日益緊密:國賽金牌選手可保送清北,銀牌及以上獲獎者可獲強基計劃破格入圍資格,部分省市還將信奧納入中考科技特長生選拔標準。
“很多機構把少兒編程等同于信奧,宣稱‘學編程就是為了拿獎升學’,這是極不負責任的。”王江有對界面新聞強調,信奧的價值在于培養人工智能所必須的算法能力以及工程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獎只是附加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AI技術的爆發可能正在重塑家長的認知。“現在AI能秒殺很多知識記憶、甚至應試能力,就算考上985、211,思維能力跟不上也可能被時代淘汰。”
王江有認為,當家長意識到“考什么大學可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成為AI時代的人才”,教育重心就會從“分數競爭”轉向“能力培養”。
潛在市場規模或達千億
談及當前的少兒編程教育賽道,王江有坦言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他將當前的行業態勢概括為“冰火兩重天”——“火”指的是AI技術的爆發和政策的支持,“冰”指的是消費下行、經濟不景氣帶來的市場壓力,這種分化直接推動著行業的優勝劣汰。
從技術變革來看,“全面面向AI”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過去做編程就是教代碼,現在必須轉向借助AI、面向AI的編程,這需要課程體系、研發能力的全面升級。”
但并非所有機構都能跟上這一步伐,很多小機構沒有研發力量,也沒有資金實力,只能被淘汰。目前線下編程教育市場已“清洗得差不多了”,有規模、有體量的企業寥寥無幾。
今年初,原達內科技旗下少兒編程品牌童程童美被爆大面積閉店,涉及成都、合肥、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童程童美隨后發出公告承認,公司經營遇到一定困難。
行業普遍認為,其資金鏈斷裂或與過度依賴線下擴張與預付費模式有關,在消費下行周期中,暴露出加盟體系管理失控、師資培訓滯后等深層問題。童程童美在高峰期曾有200余家直營線下學習中心。
線上和線下是國內少兒編程行業的兩種主流模式,商業邏輯差異巨大,優勢和痛點均突出。線上模式的優勢在于無門店投入,錄播模式標準化和可復制性強,用戶平臺粘性和便利性更強。但互聯網紅利已過,線上模式獲客成本較高,線上教學的互動性也較低。
相比之下,線下模式則更利于布局地方,加強品牌曝光,用戶信賴度高,現場互動性、效果反饋程度強。但線下門店成本高,輻射范圍有限,客群受限,疫情反復導致生源被線上教學搶奪。
如今線上頭部品牌包括核桃編程、編程貓等,此外還有以猿輔導、作業幫、學而思、網易有道為代表的教培公司,依托K12流量優勢快速切入該細分賽道。其中,核桃編程在今年4月被傳正在考慮赴美上市。天眼查顯示,該公司上一次融資還停留在2021年3月,獲得包括華興資本、高瓴資本在內的2億美元C輪融資。
多鯨教育研究院曾在相關報告中指出少兒編程行業的痛點:一是外部環境問題,如滲透率低、區域差異大、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等,另一方面是自身發展的痛點,如獲客成本高、師資匱乏。
對于滲透率低的痛點,其核心原因在于編程的剛需性不強,仍需度過相當漫長的教育市場時期。而區域差異主要是由于教育基礎設施和教育理念的差異,一線/新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滲透率、市場規模存在較大差距。
當前國內少兒編程教育由商業化公司主導,缺乏統一權威的行業標準和課程體系,各類競賽魚龍混雜,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再加上資本逐利擾亂市場,經歷了一波狂熱的營銷大戰后,消費者“審美疲勞”,更引發監管關注。
從市場環境來看,消費下行加速了行業的“馬太效應”。經濟低迷時期,家長更傾向于選擇信任度高、口碑好的品牌;并且線下教育屬于重運營行業,對細節、體系的要求極高。王江有表示,“現在的資本和經濟環境,不允許新機構‘一夜爆火’,所以行業格局會相對穩定。”
對于行業的未來趨勢,他認為有兩大方向:一是全面擁抱 AI,二是課程技術的深度迭代。“能跨過這兩道坎的機構會越來越少,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
盡管行業面臨挑戰,但王江有對市場潛力仍持樂觀態度。據行業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少兒編程市場規模已達到數百億規模。未來,該領域潛在市場規模或達千億級別,且滲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一二線城市的供給還很不足。”王江有舉例提到,“小碼王在杭州現有11個校區,再開五六個也不飽和;在上海有11個校區,再開十幾個也沒問題。北京、廣州的覆蓋同樣有很大空間。”
這種供需缺口源于家長認知的提升,“現在一二線家長已經意識到編程是AI時代的必備能力,不是‘要不要學’,而是‘選哪家學’的問題,關鍵是供給和觸達要跟上。”
對于低線城市市場,小碼王采取了差異化策略。在王江有看來,低線城市的問題,一個是家長認知,二是付費能力,直接開校不現實。因此,小碼王打算通過兩種方式覆蓋這部分需求,一是把課程賦能給當地機構,但嚴控品牌授權,避免交付質量影響口碑;二是提供線上直播課服務于低線城市用戶。
從長遠來看,隨著AI對行業的重構,少兒編程教育的價值將進一步凸顯。AI時代需要的不是比AI更會記知識,而是能駕馭AI、超越AI的思維能力。“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碼農,而是培養AI時代的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