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140多斤、幣值多為1角,共計兩萬枚火燒硬幣……
有媒體報道,近期,在上海做生意的陸先生攜帶這樣一袋硬幣到上海農商銀行營業網點要求兌換,雙方產生分歧,引發社會熱議。
券商中國記者從上海農商行了解到,近期確有客戶多次攜帶焚燒痕跡嚴重,存在變形、磨損的硬幣來該行多個網點要求兌換。多次協商后,該行近期已對部分符合要求的硬幣予以兌換。
亦有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稱,有多地出現過類似情形:客戶攜帶巨量、焚燒硬幣要求兌換,且均聲稱硬幣來源于垃圾廠。
記者從上海地區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處獲悉,該行也收到了類似的窗口指導,提示盡量讓攜帶此類巨量殘缺污損硬幣的客戶,去央行指定網點兌換。另據一位銀行人士透露,對此類事件,該區域監管部門“開過會的”。
焚燒硬幣兌換事件上熱搜
據浪潮新聞報道,當事人陸先生在上海從事煙酒禮品銷售生意,他的一位客戶是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老板,客戶提出希望用垃圾焚燒后的爐灰里殘留的硬幣支付貨款。為維系客戶,他選擇收下這些硬幣,自己再拿到銀行去兌換。
對于這些巨量硬幣的來源,當事人對另一家媒體的表述口徑有所區別。據上海廣播電視臺的視頻報道,當事人表述是:“2023年的一個機緣巧合,我認識了一個客戶,在他挑選廢鐵、廢銅、廢鋼的時候,發現了有些硬幣”,“1角重量是3克多一點”“他按照1000元一袋的重量” “一袋一千,就按照這個給我結”等。
由于這些硬幣經焚燒已經發黑,不適宜在市面上流通,當事人以殘缺污損人民幣向一些銀行網點申請兌換,并聲稱唯有上海農商行不肯給他兌換。據當事人在社交平臺的敘述,其已在上海地區找了20多家銀行,分批次存入。
當事人在社交平臺上聲稱,去年12月份,在上海農商行兌換上述焚燒過的硬幣時,該行要求提供營業執照、轉賬記錄以及硬幣交易來源等證明,并出于對資金來源的質疑進行報警。春節后,當事人陸先生再次選擇兌換,該銀行以證據虛假拒絕。今年6月,該行又以監管規定拒絕收取硬幣。
7月初,當事人帶著一袋140多斤,兩萬枚1角硬幣到上海農商行總行營業部“討說法”。至此,事件開始大范圍引發爭論,登上網絡熱搜榜。
上海農商行回應:對符合要求的硬幣予以兌換
是否拒絕兌換硬幣,亦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第三條規定,凡辦理人民幣存取款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無償為公眾兌換殘缺、污損人民幣,不得拒絕兌換。
對此事件,上海農商行表示,當事人在網上的爆料有不實信息。
“沒有不給他兌換,只是說,他拿來的硬幣太特別了,不僅量大、頻繁兌換,最重要的是硬幣都是被嚴重焚燒過的,我們是建議他去人民銀行指定的網點去兌換。”上海農商行相關人士表示,對于嚴重焚燒、難以辨別的硬幣去央行指定網點,因為“鑒別經驗更強,權威性更高”。
上述人士特別提到,該客戶兌換量大,且是特殊的殘損硬幣兌換業務,該行出于提高清點效率和鑒別準確度,以及維護客戶權益和減少其等候時間等考慮,建議該客戶前往央行授權的相關銀行網點兌換,同時若需可為其提供車輛前往兌換。
記者從上海農商行了解到,雙方多次協商后,該客戶始終拒絕前往,基于客戶堅持要求在該行網點進行兌換,為避免誤收誤兌,上海農商行安排專人專柜以當面清點的方式,對符合要求的硬幣遵照《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相關規定予以了兌換。
根據浪潮新聞報道,7月7日至8日,上海農商銀行以鑒定方式兌換該當事人硬幣,兩日共存入三筆,分別為55元、35元、16.1元。
記者了解到,對于殘缺污損人民幣的兌換,有嚴格的標準,能夠辨別面額且其圖案、文字能夠按原樣連接是兌換的前提。
在上述前提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規定,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還要分“全額”、“半額”兩種情況: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的,可按原面額全額兌換;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的,按原面額的一半兌換。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第六條還規定,金融機構在辦理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業務時,應向殘缺、污損人民幣持有人說明認定的兌換結果。不予兌換的殘缺、污損人民幣,應退回原持有人。
其他地區亦有類似事件
根據一些銀行公開渠道的科普,特殊殘缺污損人民幣是指票面因火災、蟲蛀、霉爛等原因,造成外觀、質地、圖樣等特征受損,其具有票面損毀嚴重、難以鑒別真偽等特點。
其中,“火燒幣”是最常見的情形之一,但常見于火燒紙幣。
在移動支付時代,為客戶清點積存硬幣,是銀行一項并不少見的業務,如超市、公共交通公司、寺廟、小商戶等客戶,均有硬幣清點和存款需求。這其中,大量殘損硬幣的兌換雖較為少見,但也是一項正常的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在社交平臺,有多地銀行網點基層人員發帖反映,遇到過類似大量兌換焚燒硬幣的需求,且客戶也聲稱是從垃圾場獲得。
根據社交平臺一些網友發帖,湖南部分銀行遇到了類似事件。有網友發帖稱:“長沙地區也出現了一些客戶,一次性兌換大量殘缺污損的硬幣,數量高達5000枚左右。這些硬幣有的變形、火燒、磨損,根本無法辨別真偽。”“這是一批按斤收購的硬幣,各省流竄試探要求銀行回收,相關事實人民銀行已掌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規定,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另外還規定,禁止偽造、變造人民幣;禁止出售、購買偽造、變造的人民幣;不能兌換的殘缺、污損的人民幣不得流通。
也有網友發帖,湖南有銀行收到央行對此類事件的相關指導通知。
記者聯系某大行在湖南長沙地區的網點工作人員,其表示,該網點未收到央行相關通知,并表示對于正常的硬幣,可攜至銀行網點放置在硬幣清點盒中規整好,再至柜臺進行存款服務,一些網點配備了硬幣清分機,但只是針對正常硬幣。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對于殘缺污損硬幣的鑒別,只能人工分揀、鑒別真偽,而對于數量巨大的殘缺污損硬幣,需要銀行提前協調就近網點的人力資源,對硬幣進行逐個鑒別和清點。
上述湖南某家大行網點工作人員表示,對于變形、火燒等殘損硬幣,銀行網點只能人工一枚一枚地識別,必要情況還是需尋求更高一級網點支持。
浙江地區一位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面對污損硬幣首要是能辨別面額、確認真幣,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兌換。由于一家網點人手有限,對于幾千枚這類數量巨大的火燒、污損硬幣的鑒別,一次性大量清點并不現實,需要人員和時間。客戶最好打電話提前預約,按實際情況接受分批次驗證、清點。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