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ST股整體走勢強勁,近期這種強勢格局仍在延續。數據顯示,萬得ST板塊指數今年以來累計已上漲約15%,年內已有包括*ST宇順、ST信通、*ST亞振、ST華通、ST迪威迅、*ST華微在內的多只ST股累計漲幅超過100%。
然而,作為一個傳統上被認為具有較大投資風險的股票群體,ST股的風險并不會突然間消失。最新的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整個A股市場累計跌幅居前兩位的股票就均為ST股,分別為*ST紫天和*ST元成,相應區間跌幅分別高達40.85%和29.63%,其中*ST元成已連續7個交易日跌停。將時間拉長來看,年內A股市場股價出現腰斬的股票中,絕大多數也是ST股。
最近一年來ST股的整體走強,受到市場、政策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包括期間資本市場整體表現趨向活躍,并購重組新規落地后,一些ST公司重組預期也隨之增強。
然而,筆者認為,撥開迷霧來看,仍不可因市場的階段性表現,而忽視一些ST股的潛在風險。
一方面,回到ST公司的本源來看,相關公司普遍是因出現財務狀況異常情況或者其他異常情況,導致其股票存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風險,或者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投資者權益可能受到損害,存在其他重大風險,交易所對相關公司股票實施風險警示,由此給股票簡稱打上“ST”或“*ST”標識,起到警示投資風險的作用。這意味著,ST股群體相較于其他多數股票,一般在基本面上就存在更大風險,這種相對較差的基本面隨時可能傳導到股價層面。比如,對于一些ST公司而言,一旦導致其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因素進一步惡化,相關公司就有可能觸及強制退市標準,從而使得相關公司股價面臨更大壓力。
另一方面,歷史上ST股群體的整體表現也幾經沉浮,并非長久不衰。事實上,回溯歷史數據可以發現,在今年之前,萬得ST板塊指數曾連續三年下跌,這從一個側面說明ST股整體表現具有一定的趨勢性和波段性特征。一旦相關影響因素發生趨勢性變化,ST股整體走勢就可能隨時逆轉,投資者對此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