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應。
7月10日,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就中美是否會在8月初進行談判一事進行了回應。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今年5月以來,在中美兩國元首共識指引下,雙方經貿團隊在日內瓦和倫敦舉行了經貿高層會談,達成了日內瓦共識和倫敦框架,并抓緊落實有關成果,穩定了兩國經貿關系。目前,雙方在多個層級就經貿領域各自關切保持密切溝通,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繼續加強對話溝通,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就歐盟領導人涉華“產能過剩”相關言論,何詠前回應稱,首先,衡量是否產能過剩,不能單純以產量和出口量作為標準。其次,中國新能源產業從全球視角和中長期看,并不存在所謂產能過剩,反而有產能缺口,歐方指責毫無道理。再次,中方一直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努力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最后,中國的綠色產品非但沒有沖擊歐盟市場,反而助力歐盟綠色轉型,令歐盟產業和消費者受益。因此,過剩的不是中國的產能,恐怕是歐方因為長期研發投入不足、產業競爭力下降而引發的過度焦慮。
何詠前表示,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中歐之間將有重要高層交往議程,希望歐方不帶情緒和偏見地看待雙方經貿關系,少指責、多溝通,少保護、多開放,少焦慮、多行動,凡事多商量,少去貼標簽。中方愿與歐方一道,以中歐建交50周年為契機,相互擴大雙向市場準入,加強政府采購和出口管制對話,深化產供鏈合作,推動世貿組織改革,支持世貿組織就產業補貼政策開展討論,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和正能量。
何詠前還就中國政府是否已采取相關措施打擊關鍵礦產轉運和走私行為進行了回應。
何詠前表示,銻和鎵等戰略礦產具有明顯的軍民兩用管制,對其實施出口管制,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為堅決防止非法外流,今年5月,中國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已部署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相關信息可在商務部網站查詢。同時,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也充分考慮各國對上述戰略礦產合理民用需求,依法依規對相關出口許可申請進行審查,并批準合規申請。
同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美國總統特朗普昨天宣布將對進口銅征收50%的關稅,理由是國家安全,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表示,這個問題我們立場非常明確,我們一貫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我們也始終認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濫施關稅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有記者提問,馬新社援引馬來西亞外交部長的話報道,只要所有的文件準備就緒的話,中國將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請問中方預計何時簽署?
毛寧表示,中國是東盟的全面戰略伙伴和友好近鄰。我們始終堅定支持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多次明確表示愿意率先簽署條約議定書。今天上午舉行的中國—東盟外長會上,王毅外長再次明確表明了這一立場。
“關于議定書的簽署問題,我們也正同東盟國家保持著溝通。”毛寧說。
綜合自:央視新聞、北京日報、人民財訊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