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Wind數據,截至9日,銀行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20.54%,有近20只銀行股在今年屢創新高。
在這一波“牛市”下,近期關于銀行股有兩個突出表現:一是銀行股可轉債迎來強贖潮,兩只轉債在本月正式摘牌退出資本市場;二是有銀行股東因股價長時間持續超過增持價格上限,增持計劃期限過半仍未成功增持,眼睜睜“錯失良機”。
又一只銀行可轉債臨近摘牌
7月9日盤后,南京銀行發布了關于南銀轉債贖回暨摘牌的第十七次提示性公告:7月14日為南銀轉債最后一個交易日,7月17日為其最后一個轉股日。本次提前贖回完成后,南銀轉債將自7月18日起在上交所所摘牌。
而就在兩天前(7月7日)杭州銀行150億元杭銀轉債完成市場化轉股和摘牌。至此,兩家城商行都將有效夯實核心一級資本基礎。
南銀轉債在5月13日至6月9日期間連續15個交易日收盤價持續高于8.22元/股轉股價的130%(即10.69元/股),觸發有條件贖回條款。杭銀轉債在4月29日至5月26日期間連續15個交易日收盤價突破14.76元/股,達到轉股價格11.35元/股的130%閾值,觸發強制贖回條款。
今年以來,銀行正股股價表現強勢,多只銀行轉債完成轉股和摘牌。成銀轉債、蘇行轉債分別在今年2月、3月完成摘牌,轉股率分別達99.94%、99.93%。
除了馬上就要面臨摘牌的南銀轉債,齊魯轉債也正在排隊摘牌的路上。7月4日,齊魯銀行公告稱,該行股票自6月3日至7月4日期間,已有15個交易日收盤價不低于“齊魯轉債”當期轉股價格(自2025年6月12日起轉股價格由5.14元/股調整為5.00元/股)的130%(含130%),觸發“齊魯轉債”的有條件贖回條款。
目前,除已宣布強贖的齊魯轉債,已經完成摘牌的杭銀轉債,即將要完成摘牌的南銀轉債外,全市場仍有7只銀行轉債存續。其中,浦發轉債尚有4個月到期。此外,多家上市銀行最新收盤價已貼近可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倍,包括常熟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
有股東罕見未按預期增持
成都銀行昨日發布了關于實控人控制的股東增持計劃進展公告,稱本次增持計劃期限過半,但成都產業資本集團、成都欣天頤尚未增持。關于原因,該公告稱因該行股價長時間持續超過增持價格上限。
回溯至4月9日,成都銀行披露了關于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增持計劃公告,其實際控制人成都市國資委”實際控制的企業(即上述成都產業資本集團、成都欣天頤),將自4月9日起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等方式增持成都銀行A股普通股股份。
其增持價格不超過截至增持計劃公告披露日成都銀行除權除息后的歷史最高股價17.59元/股,在這個價格上限范圍內,兩家增持主體擬增持的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成都銀行股份的1.878%,不低于0.939%。
但是早在5月8日,成都銀行股價(17.65元)就已經超過本次增持價格的上限17.59元。所以這個增持計劃就被一路上揚的股價給“耽誤”了。
成都銀行稱,后續,成都產業資本集團、成都欣天頤將繼續根據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擇機逐步實施增持計劃。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