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下半年,股市將會如何演繹,明星私募最新觀點受到市場關注。
近日,多家明星私募發布了最新市場觀點,對于后市整體都較為積極。此外,伴隨資金風險偏好的上升,私募基金管理總規模最近幾個月連續較快增長,已經重新站穩在20萬億元之上。
私募看好這些機會
券商中國記者從渠道處獲悉,淡水泉日前發布最新投資月報稱,今年上半年市場的鮮明特征之一是避險思維讓位于機會思維,與前兩年存在明顯不同。市場交投情緒明顯好于去年,上半年A股日均成交額維持在1.3萬億元以上,超過去年下半年的1.2萬億元,更遠高于去年上半年的8600億元水平,市場活躍度的提升意味著賺錢效應的顯現。另外,機會廣度較以往也明顯擴大。經濟總量雖有壓力,但企業分化在加大,具有稀缺性成長的資產受到市場追逐,估值對于盈利的敏感性大幅提升。
展望未來,淡水泉認為,市場中的新興成長機會有望從當前共識度較高的新消費和創新藥,進一步泛化到科技和周期工業領域。淡水泉看好AI產業鏈、國產半導體設備、芯片等科技方向的投資機會,也關注高端制造由于新技術突破帶來的企業成長機會。此外,該私募還保留了少數具備周期成長屬性的龍頭公司,與新興成長主線形成補充,一旦宏觀經濟出現持續反彈,這類機會向上的彈性動能會較為明顯。
和諧匯一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鵬在投資月報中表示,6月的外部環境并不太平,在以伊沖突升溫、美聯儲政策博弈等外圍市場擾動下,中國資本市場仍展現出較強的韌性,A股、港股同步走強,市場情緒保持了相對的亢奮。積極的一面是,中美經貿關系繼續呈現持續緩和態勢。國內經濟基本面是下一階段行情更為關鍵的變量。
聚鳴投資董事長劉曉龍表示,經濟總量需求依然比較低迷,處于底部狀態,多數行業呈現總量平淡,結構性有少數亮點的狀態。流動性方面,在四月關稅沖擊后,全球總體風險偏好回升,雖然發生了以伊沖突,但總體平穩。A股和港股市場也呈現流動性結構牛的跡象。高股息類資產、避險資產、結構增長的資產,還是市場共識所在。也要注意,政府高度重視內卷帶來的經濟負面沖擊,在一些行業,可能會逐步學習電解鋁行業,走出行業惡性內卷,這可能是未來機會所在。
重陽投資合伙人、戰略研究部主管寇志偉對市場總體不悲觀。他近期表示,現在無論是中國內地市場還是中國香港市場,流動性都非常充裕,港元和美元短期利率發生了歷史上從沒有過的背離。中國內地經濟和股票市場都在4月份經歷了關稅戰的“壓力測試”,表明韌性十足。這些因素意味著當前市場的下行風險并不大。和過去幾年不同的是,今年以來市場特別是港股市場已經出現了非常好的賺錢效應,港股IPO沉寂幾年后再度活躍,二級市場日均成交額創下歷史新高,這種情況下市場肯定是充滿機會的。此外,結構上繼續聚焦科技創新和中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其中,一些產業上半年已經有了比較好的表現,但其實大的產業趨勢還處于起步階段,其中優質的公司估值仍然非常合理,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挖掘。現在信息爆炸,市場定價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充分。因此重陽也非常重視挖掘好的公司在受到事件性沖擊后帶來的機會,布局那些競爭力在中期沒有受到影響的行業龍頭。
私募規模今年保持連續增長
伴隨資金風險偏好的上升,私募基金管理規模最近幾個月連續較快增長。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19832家,管理基金數量超14萬只,管理基金規模20.27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7802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1835家;私募資產配置類基金管理人6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189家。
分類別看,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超8.3萬只,存續規模5.54萬億元;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逾3萬只,存續規模10.98萬億元;存續創業投資基金近2.6萬只,存續規模3.41萬億元。
責編:林根
排版:王璐璐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