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此前表現低迷的證券板塊迎來回暖行情。在上半年業績即將披露的當下,機構人士表示,券商板塊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重提升:一級市場方面,今年以來股權融資回暖明顯;二級市場方面,市場交投活躍程度遠超去年同期,均有望驅動券商業績穩步增長。與此同時,當前板塊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業績驅動下未來有望迎來修復。
二級市場交投活躍
今年以來,伴隨著A股市場表現的回暖,市場成交情況也整體保持活躍。業內人士認為,上半年二級市場交投活躍度的上升,有望成為券商經紀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營收增長的充足動能。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上半年A股市場日均成交額為13902億元,同比增長約61%。與此同時,從今年4月21日到7月1日以來的48個交易日里,A股市場單日成交額連續保持在萬億元以上;而在今年以來的118個交易日中,當日成交額在1.5萬億元以上的共有40個交易日。
兩融余額方面,截至7月1日,市場兩融余額為18545.6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811.09億元增長約25%。其中,市場融資余額約為18419.0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491.04億元增長約27%;融券余額約為126.6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此外,今年前5個月,被視為投資者信心“風向標”的A股新增開戶數量相比去年同期也出現了明顯增長。
根據上交所最新披露的數據,2025年5月A股個人投資者新開戶數達到了154.8413萬戶,與2024年5月新增的125.9968萬戶個人投資者開戶數相比,同比增長22.89%;機構投資者新開戶數為0.7147萬戶,較去年同期的0.6199萬戶增長15.29%。
以此計算,今年前5個月整體新開戶數合計為1095.13萬戶,比2024年前5月合計新開戶數841.06萬戶同比增長30.2%。
實際上,A股新增開戶數據與券商經紀業務有著緊密聯系。今年3月,A股市場迎來“開戶潮”,當月新增開戶數量達306.55萬戶,為僅次于2024年10月684萬戶的歷史第二高。在此背景下,今年一季度,40余家上市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全線上漲,其中17家券商該項收入同比漲幅超過50%。
股權融資規模顯著增長
以上市日作為統計標準,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股權融資規模達7610.29億元,同比增長超400%。其中,IPO項目51個,同比增加7個;首發募資374億元,同比增加15%,尤其二季度募資達209億元,IPO顯著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A+H上市潮給不少券商機構帶來了業績增長點。今年5月,港股IPO募資額超560億港元,為近3年單月最高值。申萬宏源非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羅鉆輝表示,除自營投資和財富管理兩大傳統支柱業務外,國際業務也是2025年券商業績的主要增量來源之一。頭部券商正圍繞境內企業出海融資、跨境并購、跨境財富管理等業務布局海外市場。
再融資市場亦明顯活躍。據Wind統計,上半年共76家上市公司實施定增,定增募資額約為6959.19億元,為去年同期的7倍以上。
機構看好證券板塊盈利改善
近期,上市券商板塊迎來回暖。上周(6月23日至6月28日),申萬證券二級指數周內大漲7.62%,在124個申萬二級行業中位列第六。
而在上半年業績數據即將披露的當下,不少機構人士表示,受益于一二級市場的回暖,上市券商經紀、財管、投行等業務景氣度提升,行業整體業績和板塊估值有望迎來改善。
廣發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陳福表示,2025年上半年,市場交投活躍度顯著超越去年同期,募資市場回暖態勢明確,IPO微增,再融資與債券融資貢獻主要增量,驅動整體融資規模顯著擴張。股權承銷行業集中度前十券商占比突破九成,頭部券商格局穩定且業績高增;債券承銷市場集中度持續攀升,頭部券商憑借穩健增速鞏固主導地位。
平安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王維逸認為,受益于A股市場回暖、成交活躍度提升,多數上市券商業績同比顯著改善。部分券商加大方向性投資布局,帶動自營投資業務收入大幅增長。頭部券商普遍以客需業務為核心,投資收入表現更具韌性。
中原證券也認為,在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的主基調下,2025年后續時間內證券行業的整體經營環境有望穩中向好。各主營業務方面,經紀業務景氣度有望創近年來新高,自營業務在股債對沖下有望呈現小幅波動,投行業務有望實現邊際改善,資管業務存在下行壓力但邊際影響有限,利息凈收入有望在兩融業務利息收入明顯回升的帶動下扭轉下滑趨勢。
估值層面,銀河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分析師張琦表示,今年以來,證券板塊跑輸滬深300指數,整體表現不及大市,但市場活躍度維持高位,支撐行業業績和盈利能力持續修復。當前證券板塊估值(PB)為1.29倍,處于2010年以來18.3%分位數,防御與反彈攻守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