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創新藥進入成果兌現階段,研發進展催化較多,有望持續作為2025年醫藥板塊投資主線。
一則利好公告,300324開盤漲停
7月1日早盤,旋極信息(300324)開盤漲停,漲停板封單超過100萬手。
6月30日晚間,公司發布一則公告,談及浙江曲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浙江曲速”)對賭約定實現的情況。
公告顯示,浙江曲速承諾2025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新產品上市銷售,新產品指下一代AI大模型推理芯片,下一代芯片將采用更先進制程工藝。設備可配備512GBHBM、DDR等內存,帶寬1600Gbps,支持1300億參數大模型的高效推理。上市銷售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芯片板卡、服務器、計算機系統集成等。
截至目前,浙江曲速已開發出新產品“TGU01芯片”,搭載該芯片的板卡及服務器(名稱為Bumblebee)已上市銷售。
綜上所述,浙江曲速的Bumblebee服務器在內存配備、顯存帶寬性能及大模型支持能力等方面均滿足對賭條款的要求,浙江曲速對賭約定已完成。
兩部門: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
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聚焦我國創新藥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立足醫保、衛生健康部門職能,提出5方面16條措施,對創新藥研發、準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進行全鏈條支持,實現“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支持差異化創新”目標。
《若干措施》的出臺將對創新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助力構建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創新藥研發新局面。通過醫保數據支持、鼓勵加大創新藥投資、實施目錄準入政策輔導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等措施,激發創新藥研發活力,更好匹配臨床治療需求。
二是構建創新藥多元支付體系,拓寬創新藥的支付渠道。一方面堅持常態化調整醫保目錄,將符合條件的創新藥以合理的價格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另一方面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充分發揮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功能,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同時采取有力措施,鼓勵創新藥“走出去”,積極開拓全球市場。
三是助力提高創新藥的可及性,解決創新藥使用后顧之憂。在掛網、入院、支付、配備等各個環節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勵合理使用創新藥,提升藥物可及性。
中國創新藥進入成果兌現階段
今年以來,中國創新藥產業迎來多項突破性進展。從多款創新藥集中獲批上市,到企業在國際學術舞臺展示亮眼臨床數據、出海交易金額屢創新高,行業活力盡顯。政策層面,國家與地方持續加碼支持,疊加市場需求攀升、技術進步賦能,創新藥產業正加速駛入爆發式增長快車道。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創新藥進入成果兌現階段,研發進展催化較多,有望持續作為2025年醫藥板塊投資主線。
招商證券6月底發布的研報顯示,截至目前,2025年國內創新藥項目已經完成BD項目數量超過80項,分子形式多樣廣泛。從MNCs引進交易數量及交易金額情況來看,中國成為增長最快的國家。國內創新藥企從2020—2024年,首付款金額從5億美元增長至41億美元,也側面印證了國內藥企的全球競爭力。創新藥產業發展與投資周期,可按“產品邏輯+臨床數據+產品銷售”演繹,行情持續不斷。
國聯民生證券認為,2025年預計是國內創新藥授權出海的重要年份,自2018年“4+7”集采以后,國內企業紛紛開始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至今7年時間,已經陸續進入兌現期。部分先驅創新藥企業有望陸續實現盈虧平衡,利潤端轉正。
5只創新藥概念股年內漲幅超100%
二級市場表現方面,據數據寶統計,截至6月30日收盤,創新藥概念股今年以來平均上漲30.28%,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舒泰神、三生國健、益方生物-U、泰恩康、榮昌生物5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100%。
以泰恩康為例,該股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37.89%,A股市值已突破150億元。公司聚焦于挖掘具有臨床價值、差異化的產品,目前已形成兩性健康用藥、腸胃用藥、眼科用藥等優勢板塊。在皮膚病等自免用藥領域,公司重點布局了CKBA白癜風創新藥。據2024年年報披露,目前CKBA軟膏白癜風I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100%受試者入組,公司正在集中資源推進其臨床試驗工作,后續若獲批上市后有望成為公司的重磅品種,為公司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2025年1月,泰恩康成立安徽泰恩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在成立之前,依托集團子公司華鉑凱盛建立的生物藥研發團隊,已開發了多種生物類似藥,形成以原核生物發酵為特征的平臺技術。泰恩康生物工程目前選擇的兩個產品,羅普司亭和依柯胰島素,是兩款已經上市的產品,成藥的風險很小,是另辟新徑的典范,既符合公司的自身特點,開發的費用也相對低廉。
資金面上,數據寶統計,6月以來融資凈買入超億元的創新藥概念股有15只。博瑞醫藥、恒瑞醫藥、康龍化成、特寶生物、貝達藥業等融資凈買入額排在前五位。
上述這15只概念股中,機構關注度最高的是恒瑞醫藥,合計有25家機構給予其“積極型”評級(含買入、增持、強烈推薦等);康龍化成、華東醫藥、長春高新、特寶生物等機構關注度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