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秦燕玲
6月26日,金融監管總局、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銀行業保險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未來5年要基本建成高質量綜合普惠金融體系,同時從普惠金融服務、普惠信貸、普惠保險三個方面提出具體政策舉措。
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優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鞏固提升普惠信貸體系和能力、加強普惠保險體系建設是《方案》提出的3項重點工作任務。其中,在普惠信貸方面,《方案》明確,要完善普惠信貸管理體系、提升小微企業信貸服務質效、加強“三農”領域信貸供給、加大脫貧地區和特定群體信貸幫扶力度、強化民營企業信貸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方案》在普惠金融相關政策中新增了強化民營企業支持力度的相關安排。前述負責人表示,這是《方案》守正創新的具體體現,即在對過往實踐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進行提煉、強調的同時,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形勢變化針對性提出新要求。
具體來看,《方案》明確,要持續加大信貸資源投入。加強涉企信用信息歸集,提供專業化征信服務,推廣“信易貸”模式。重點滿足有市場、有效益、信用好、成長性高的民營企業的有效融資需求。切實平等保護民營企業金融公平交易權、金融服務知情權、自主選擇權、信息安全權等合法權益。加強對貸款資金流向的監測,確保貸款資金真正用于支持民營企業和實體經濟。
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丁志杰日前談到,截至4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已達到3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9%,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其中,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尤為明顯。
除了普惠信貸,本次《方案》還強調要堅持綜合服務,也即要建立健全涵蓋普惠金融服務、普惠信貸、普惠保險的綜合普惠金融體系。
《方案》在普惠保險層面也作出進一步細化部署。明確要推進保險公司專業化體制機制建設、豐富普惠保險產品供給、提供優質普惠保險服務、強化普惠保險監管政策引領。
此外,《方案》還強調要從組織協調、隊伍建設、數字賦能等方面做好各項工作任務的組織保障。《方案》指出,各級金融管理部門要提升智慧管理水平,提高普惠金融風險監測、防范和處置能力,引導銀行保險機構針對普惠金融薄弱領域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充分授權的前提下,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優化服務模式、降低服務成本、提高風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