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2025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銀行業和保險業總資產繼續保持增長。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458.3萬億元,同比增長6.7%;保險業金融機構(不含專業保險中介機構)總資產37.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9萬億元,增長5.4%。
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198.5萬億元,同比增長7.3%,占比43.3%;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75.5萬億元,同比增長5.2%,占比16.5%。
普惠小微貸款新增近2萬億元?
金融監管總局指出,今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從服務小微企業的情況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5.3萬億元,較去年末新增1.95萬億元,同比增長12.5%。
金融監管總局在日前明確了202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具體目標任務,即要實現“保量、提質、穩價、優結構”。其中,在“保量”層面,即要保持信貸支持力度,力爭實現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同時,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要力爭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的目標。
本次金融監管總局還新增公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普惠型涉農貸款情況。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為13.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7955億元。
一直以來,“三農”領域都是銀行信貸支持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今年4月發布的《關于扎實做好2025年“三農”金融工作的通知》明確,要合理增加涉農信貸投入。
具體來看,各銀行機構要繼續單列涉農信貸計劃,努力實現同口徑涉農貸款余額較年初持續增長,完成差異化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目標,加大對糧食重點領域信貸投入。大中型商業銀行要注重區域均衡發展,統籌合理安排東中西部信貸計劃。大中型商業銀行力爭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高于本行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各金融監管局結合轄內情況,堅守農村中小銀行支農支小定位,堅持改革化險促發展,指導當地法人銀行科學制定普惠型涉農貸款差異化增長目標。
一季度新增保單件數超20%
金融監管總局指出,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總體穩定,風險抵補能力整體充足,各項流動性指標保持平穩。
在風險抵補方面,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6568億元。平均資本利潤率為8.82%,較上季末上升0.72個百分點。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68%,較上季末上升0.05個百分點。
保險業方面,今年一季度,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2萬億元,同比增長0.8%;賠款與給付支出8274億元,同比增長12.2%;新增保單件數249億件,同比增長20.7%。
金融監管總局指出,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保持充足。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4.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6.5%。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9.3%、196.6%、25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09.5%、132.8%、221.6%。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