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早盤,光伏板塊出現異動。多家光伏硅料廠商股價大漲,通威股份(600438.SH)一度漲停封板,大全能源(688303.SH)盤中漲逾19%,港股協鑫科技(03800.HK)、新特能源(01799.HK)股價也都出現明顯漲幅。
光伏板塊的大漲,與早盤市場流出的傳言有關。有消息稱,硅料行業正在推進減產保供,頭部企業或聯合醞釀“收儲計劃”。而這所傳的“收儲計劃”,則是由頭部硅料廠商牽頭并購行業其他硅料產能。
針對這一消息,5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所涉及的部分光伏硅料廠商求證,相關人士均表示并不清楚消息來源。但也有光伏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據其了解的確有類似討論的聲音,“方向大致相同。”
盡管“收儲”傳聞的可信度受到質疑,但其引發光伏板塊股價大漲的現象表明,目前去產能的確是光伏業內乃至資本市場最為關心的問題。
諸多業內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光伏行業拐點何時出現,與去產能、清庫存的實際力度和決心密切相關。有行業人士強調:“龍頭企業尤其需要帶頭發揮作用。”
光伏“小作文”沖擊二級市場
5月13日的A股市場整體表現相對平淡,但光伏板塊卻走出了獨立行情——Wind光伏指數(884045.WI)漲幅1.40%,與滬深指數當天的漲跌幅形成對比。
盤面上,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弘元綠能(603185.SH)、東方日升(300118.SZ)的股價均在盤中出現大漲,甚至漲停。而這些光伏企業的共性,在于其均布局或者曾經布局硅料環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就在A股開盤后不久,幾則光伏“小作文”開始在一些社交平臺流傳開來。其核心內容指向,某頭部光伏企業組織召開投資者交流活動,提出硅料行業的“收儲計劃”,并在制定方案。此外,該頭部企業還提議近期較大幅度削減硅料產能,即減產保價。
而這份所謂的“收儲計劃”則是直接“引爆”光伏板塊——該計劃提出,由硅料行業目前產能靠前的六家企業來收購剩余所有硅料產能,具體方案并沒有確定。
隨后,部分媒體向業內人士求證指出,確有廠商提出減產挺價方案。有媒體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稱,“確有頭部硅料廠商提出了減產挺價的方案,且該廠商與部分硅料廠商進行了事先溝通,但方案能否成行尚是未知數。”另有報道從某頭部硅料廠獲悉,“路徑可能是通過主管部門引導下成立專項基金進行操作,待硅料價格回暖后資金再退出?!?/p>
不過,也有媒體向部分硅料廠商高管或投資者熱線求證,未聽說過“收儲計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傳聞中所涉及的部分企業人士溝通獲悉,“收儲計劃”是否真實存在撲朔迷離。例如,記者在向某頭部硅料大廠相關人士求證時,其表示并不清楚相關傳聞從何而來。但也有光伏企業人士表示,其了解到頭部企業的確在討論相關意向(收儲計劃),“方向沒問題。第一步先是減產去庫存;第二步,收購產能后去產能;第三步,盈利之后,之前的配置再退出?!?/p>
截至發稿時分,尚未有任何光伏企業或行業協會回應上述傳聞。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小作文”上午發酵刺激光伏板塊后,主要光伏公司下午的股價相繼出現回落。例如,通威股份臨近午盤收市前夕開板,午后股價震蕩回調,最終收漲7.56%;大全能源午后走勢有所起伏,股價收漲13.99%。
業內期盼去產能
股價的走勢,實則表明投資者在對光伏“小作文”的真實性產生動搖時,也的確期盼光伏產業在推進產能出清過程中能出臺更有力度和更有效果的措施。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5月7日發布的產業鏈價格數據顯示,當周,棒狀硅企業竟無成交,市場僵持博弈;顆粒硅企業有成交,成交均價為3.60萬元/噸,環比下降2.70%。而回溯前一周的價格,N型棒狀硅和顆粒硅的成交均價分別為3.56萬元/噸、3.70萬元/噸,環比均下滑,這也是自3月底光伏硅料價格橫盤后連續三周實際成交均價出現下跌。
需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光伏其他主材環節曾因受到光伏政策調整帶來的“搶裝潮”帶動需求增長,并進而促使價格階段性修復。但同期,光伏硅料環節卻因庫存壓力過大,并未出現價格回升。
硅業分會今年4月發布的《多晶硅市場一季度回顧及二季度展望》指出,2025年一季度國內多晶硅繼續呈現“三低一高”的運行狀態,即市場價格和供需保持低位,庫存維持高位。
據該協會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各大硅料企業在自律號召下,減產降負荷,平均開工率已經降低至歷史最低水平,并跌破40%。此外,在一季度國內多晶硅產量同比大減超過44%的情況下,一季度去庫存的效果也只是“輕微”——截至2025年3月底,國內多晶硅行業庫存總量仍約39.18萬噸。
與此同時,由于高庫存運行,一季度國內多晶硅的平均成交價格跌至4.16萬元/噸。對此,硅業分會分析稱:“價格一路下跌,基本跌破所有在產企業的現金成本,全行業負現金流已經超過三個季度?!?/p>
目前,硅料已經的確成為光伏主材領域去庫存壓力最大的環節之一。即便是各大企業嚴格自律,減產保價,但這仍不能從本質上扭轉供需不平衡的關系。
還需一提的是,“搶裝潮”效應退去后,業內對于如何填補需求空缺的擔憂,也直接導致近期光伏主材價格繼續下跌。例如,在4月份,由于“搶裝潮”效應過后需求下滑,硅片、電池、組件價格都保持下行態勢。這對于硅料環節的影響便是,進一步降低采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