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證監會每次聯合發聲,市場都要豎起耳朵仔細聽。5月7日,三個部門的“一把手”同時亮相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的改革舉措,從貨幣政策持續加碼、金融制度精準指向重點領域、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方面穩定市場,釋放出穩市場穩預期的強烈信號。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金融監管部門加大貨幣政策調控的強度,提高金融政策調控的精準性,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組合拳”,維護市場回穩向好態勢,通過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支持經濟穩定增長。
實施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發布會上明確,進一步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出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數量型政策方面,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加大中長期流動性供給,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
權威專家指出,此次降準有利于保持流動性充裕,增強特定領域信貸供給能力,調整市場流動性結構,相應適當減少短期流動性工具的滾動續作,加大中長期流動性供給,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增強銀行負債穩定性,弱化銀行高息攬存動力,壓縮非銀機構資金空轉套利空間。
此次還同步完善了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制度,階段性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調降為0%。上述專家指出,這兩類機構直接面向汽車消費、設備更新投資領域提供金融支持,其存款準備金率很早就低于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這次再階段性大幅降低其存款準備金率,將會降低這些機構的負債成本,提高負債穩定性,增強對特定領域的信貸供給能力。
降低政策性利率方面,潘功勝介紹了三方面內容,一是下調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0.1個百分點,將從1.5%下調至1.4%,預計帶動LPR隨之下行0.1個百分點;二是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三是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其中5年期以上的首套房利率由2.85%降低為2.6%。
“真金白銀”的讓利政策將向金融機構提供規模可觀的、低成本的中長期資金,政策效果還將進一步傳導至實體經濟,帶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提振市場信心,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增長。華福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周浦寒指出,從央行歷次主要調準動作后A股表現來看,降準短期對于市場有提振作用,流動性釋放對市場情緒起到正面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還對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優化調整:兩項工具總額度8000億元合并使用,額度打通后兩個工具都可以用。互換便利方面,證監會將參與機構范圍由首批20家券商基金擴大到40家的備選機構池。回購增持再貸款方面,將貸款最長期限由1年延長到3年等。
值得注意的是,潘功勝指出,匯金公司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戰略力量,中國人民銀行堅定支持匯金公司在必要時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并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重拳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
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體現了黨中央對于穩市場、穩預期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
當前,應對短期資本市場異常波動的穩市機制已逐步探索出一條較為常態化路徑,即中央匯金公司發揮好類“平準基金”作用,在前方進行強有力的資金操作,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后盾發揮穩市作用。長遠來看,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通過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強化市場功能,更是推動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證監會主席吳清均對“中長期資金入市”作了部署。
李云澤指出,將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試點范圍,近期擬再批復600億元,為市場注入更多的增量資金。同時調整償付能力監管規則,將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進一步調降10%,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入市力度。推動完善長周期考核機制,調動機構的積極性,促進實現“長錢長投”。
吳清表示,將更大力度“引長錢”,協同各方繼續提升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規模和占比,抓緊印發和落實《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努力形成“回報增—資金進—市場穩”的良性循環。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指出,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角度看,中長期資金具備長期屬性和投資耐心,更有能力和意愿投向周期偏長、回報短期面臨不確定的創新行為,有利于進一步支持創新企業,助力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資本市場改革不懼風雨
吳清在新聞發布會上勾勒了資本市場的改革路線圖,如擇機出臺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政策措施,抓緊發布新修訂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債券,穩步推出一系列對外開放的務實舉措等。改革目標清晰而堅定,意在提升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讓高質量發展之路更穩健更堅實。
田利輝預計,后續的改革舉措將提升制度包容性,在市場層次、審核機制、投資者保護等方面進一步增強制度適應性,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框架,支持優質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對外開放方面也將持續出臺政策,提高境外上市備案質效,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申請證券基金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支持優質中概股企業回歸內地和香港股市。
對于未來,吳清用了三個“有”進行了展望:“前行的路上會有風有雨,不管是輕風細雨,還是暴風驟雨,不管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我們都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實現中國股市的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