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IPO融資額略有下降,但“打新”收益率明顯回升。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1月至4月,A股市場新增IPO企業37家,較去年同期增加2家;IPO合計募資規模達247.4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6%。其中,創業板IPO企業16家,滬市主板IPO企業8家,深市主板IPO企業5家,科創板IPO企業5家,北交所IPO企業3家。
據記者統計,今年前4個月,A股IPO企業上市首日平均漲幅超200%,達235.98%。隨著新股上市首日大幅上漲,“打新”收益率明顯回升。按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29只新股上市首日中一簽可賺超1萬元。
從IPO行業分布來看,今年前4個月,A股IPO公司主要來自汽車、電子、電力設備、機械設備、有色金屬等行業,新興產業類IPO公司占比九成。其中汽車、電子、電力設備行業募資位居前三名,募資額分別達72.21億元、42.34億元、38.28億元。
從各板塊IPO融資額看,今年前4個月,深市主板融資25.16億元,創業板融資91.35億元;滬市主板融資83.99億元,科創板融資31.80億元;北交所融資15.16億元。科創板和創業板IPO融資占A股總融資額的五成。
從IPO企業融資額看,今年前4個月,21家企業IPO融資額超5億元,11家企業IPO融資額超7億元,6家企業IPO融資額超10億元;IPO融資額前三名分別為天有為、開發科技、興福電子,IPO募資額分別為37.40億元、11.69億元、11.68億元。此外,漢朔科技、恒鑫生活、永杰新材等公司IPO募資額均超10億元。
從IPO企業上市表現看,今年前4個月,37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235.98%,而去年同期35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108.00%。今年前4個月上市的37只新股中,34只新股上市首日漲幅超100%,22只新股上市首日漲幅超200%,10只新股上市首日漲幅超300%,沒有一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其中,江南新材、星圖測控、浙江華遠位居漲幅榜前三名,漲幅分別達606.83%、407.23%、389.02%。
從上市首日單簽盈利看,今年以來新股大“肉簽”頻現。不計算北交所新股,滬深兩市今年以來上市的34只新股中,上市首日單簽盈利超1萬元的個股達29只。其中,上市首日單簽盈利超2萬元的新股11只,上市首日單簽盈利超3萬元的新股6只。按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3月18日上市的弘景光電位居年內第一,單簽可賺5.91萬元;矽電股份、中國瑞林分別摘得亞軍和季軍,上市首日單簽盈利分別達5.28萬元、3.97萬元。常友科技、思看科技、江南新材等上市首日單簽盈利均超3萬元。